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秋夜不寐》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诗人内心的不宁。首句“虫声破孤寐”,以虫鸣声打破深夜的寂静,反映出诗人难以入睡的孤独。"起坐转萧骚",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诗人辗转反侧的不安。
接着,“白露星河近”描绘出秋夜的清冷,银河低垂,露水晶莹,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诗人对岁月的感慨。“西风雁背高”,借西风和南飞的大雁,寓示着季节更迭和离别之感,可能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或人生无常的思绪。
“江山泣吏卒,天地入旌旄”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江山和天地赋予情感,表达出吏卒劳苦和战争的残酷,以及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最后,“老眼苍茫外,长吟首独搔”,诗人以老眼望向远方,独自长吟,形象地刻画出他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内心的苦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秋夜不寐时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自我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