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养浩隐居养母造访贻诗(其一)

闻说衡门赋考槃,故缘深径觅清欢。

行厨愧不如严武,命驾徒能学吕安。

大石满田春藓湿,乱藤垂屋夜云寒。

茅堂为下青灯榻,千载高情未觉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明代乌斯道的《秦养浩隐居养母造访贻诗(其一)》描绘了一幅隐士生活的画面。首句“闻说衡门赋考槃”以“衡门”象征简朴的居所,隐者过着躬耕自给的生活,而“考槃”则寓言其悠然自得的心态。次句“故缘深径觅清欢”表达了来访者特意沿着幽深的小路寻找隐者的清净与快乐。

“行厨愧不如严武”一句,通过将自己与唐代将领严武相比,暗示了主人虽然厨艺不精,但其志趣更在严武之上,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命驾徒能学吕安”借吕安典故,表达来访者虽有拜访之意,却只能效仿吕安的谦逊,不敢打扰主人的隐居生活。

“大石满田春藓湿,乱藤垂屋夜云寒”两句,通过描绘田野的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显示出隐居生活的孤寂与清冷。最后,“茅堂为下青灯榻,千载高情未觉难”表达了对主人高尚情操的赞美,即使在简陋的茅舍中,也能坚守清高,这份精神历千年而不变,令人敬佩。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赞美了隐士的高洁品格和淡泊生活,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主人品德的敬仰。

收录诗词(312)

乌斯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秦养浩隐居养母造访贻诗(其二)

茅堂低小竹林幽,母子相看共白头。

绛县又逢新甲子,老莱浑似富春秋。

野田云暖黄鸡啄,山瓮春浓绿蚁浮。

天上升平甘此乐,读书惟欲老林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答杨士廉二首(其一)

铁崖仙去梦魂安,之子先登上将坛。

笔走龙蛇誇旭圣,诗成锦绣薄郊寒。

敝裘正想云间脱,长剑空于海角弹。

昨夜偶来陵水上,满天明月为同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答杨士廉二首(其二)

壮游无复梦长安,到处披云卧石坛。

石化五羊云气暖,井涵孤凤月华寒。

瓢因有酒何劳弃,冠为无尘不用弹。

再入龙山须过此,蓬莱天地待君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从心斋为丁自南真人赋

黄河南下客神京,不访移文访冶亭。

中岳使回尊更绿,故山兵后树还青。

笼鹅逸少曾留帖,相鹤浮丘已著经。

三十六房随处坐,白云终日护岩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