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僧房长夏反《离骚》,燕市狂歌饮浊醪。
野水沙鸥迎画舫,澄岚翠黛识宫袍。
思归愧我荒三径,颂酒知君藐二豪。
到日携筇清兴适,白云红树两峰高。
这首清代张永祺的诗《和绎堂送顾庵南归原韵》以僧房夏日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情与对自我生活的反思。首句“僧房长夏反《离骚》”巧妙地将僧房生活与屈原的《离骚》精神相映照,暗示友人顾庵的离去带走了诗人心中的某种情怀。次句“燕市狂歌饮浊醪”描绘了友人在都市中放纵饮酒的场景,展现了其豪放不羁的性格。
第三句“野水沙鸥迎画舫”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烘托出友人归乡途中的惬意,而“澄岚翠黛识宫袍”则暗示友人的身份和沿途所见的皇宫景象。接着,“思归愧我荒三径”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如友人般洒脱归隐的自责,以及对友人才华的赞美。
尾联“到日携筇清兴适,白云红树两峰高”寄寓了对友人归乡旅程的美好祝愿,以及对自然景色的向往,以“白云红树两峰高”作为全诗的结尾,给人留下想象空间,余韵悠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又寓含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深沉思考。
不详
河畔春风解缆初,故人相向漫欷歔。
握中十部名山业,箧里三年秀水书。
地近扬雄时问字,途临阮籍一回车。
桃花水绕漳河去,尺素东来寄鲤鱼。
秋水蒹葭阔,孤舟自往还。
好音酬去雁,清响答空山。
垂钓烟波里,言怀杯酒间。
几人有清趣,心与境俱闲。
荡艇入南山,晴湖净如拭。
系缆枯树根,寒烟生微白。
偃卧周山阿,脚步层岩隙。
方丈出松巅,亭亭高百尺。
入门逢老僧,尘缨顿若失。
说法水月心,妙香浮广泽。
落花满空林,披云坐磐石。
置身在霄汉,庶以慰营魄。
安得常如此,元言共朝夕。
月出竟忘归,零露沾衣湿。
閒来结得小茅亭,但识烟云月露形。
历日不书藤叶纸,年年只记柳条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