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日泛舟应诏诗

袅袅春枝弱,关关新鸟呼。

棹唱忽逶迤,菱歌时顾慕。

睿赏芳月色,宴言忘日暮。

游豫慰人心,照临康国步。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朝时期晦日泛舟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和谐的氛围。首句“袅袅春枝弱”,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春天枝条的柔美,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复苏。接着,“关关新鸟呼”则通过鸟鸣声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仿佛万物都在迎接新生。

“棹唱忽逶迤,菱歌时顾慕”两句,将泛舟活动与当地特有的音乐元素结合,棹唱与菱歌相互呼应,展现了人们在水面上的欢愉与自在。这里的“逶迤”和“顾慕”不仅描绘了声音的悠扬与人们的互动,也暗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睿赏芳月色,宴言忘日暮”则转向了对皇帝赏赐月色美景的描述,宴会中畅谈不觉时光流逝,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与融洽,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最后,“游豫慰人心,照临康国步”表达了这次泛舟活动不仅为参与者带来了愉悦,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安定。通过这次活动,皇帝的仁德与民众的幸福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社会图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南朝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既有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有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收录诗词(16)

魏收(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佛助,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与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博总斟酌”,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后官至尚书右仆射,天保八年(557年)迁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司空、尚书左仆射,谥文贞

  • 籍贯: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
  • 生卒年:507年—572年

相关古诗词

月下秋宴诗

此夕甘言宴,月照露方涂。

使星疑向蜀,剑气不关吴。

良交契金水,上客慰萱苏。

何必应刘辈,还来游邺都。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五日诗

麦凉殊未毕,蜩鸣早欲闻。

暄林尚黄鸟,浮天已白云。

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

因想苍梧郡,兹日祀东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庭柏诗

古松图偃盖,新柏写炉峰。

凌寒翠不夺,迎暄绿更浓。

茹叶轻沈体,咀实化衰容。

将使中台麝,违山能见从。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蜡节诗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保所道,藉此慰中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