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邱云霄在南明山中寻访秋意的场景。首句"山寺寻秋度玉溪",以"玉溪"代指清幽的溪流,展现了诗人步入山寺的宁静心境。"石梁斜日下松枝"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石桥与松树相映的画面,富有诗意。
接下来的"摩挲残碣抚遗迹",诗人触摸着古老的石碑,感受历史的痕迹,对前朝文字的剥落和半疑,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池静浴波山月小",通过描绘池水静谧、山月微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洞閒归晚野云迟"进一步描绘了山洞的闲适与夜晚的悠长,野云缓缓移动,增添了神秘感。最后两句"逢人久懒通名姓,来去林僧总不知",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之中,不愿过多打扰,与世无争的隐逸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明山的秋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明朝文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