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寄彬中》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和现实情境,表达了对忠诚与大义的颂扬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邺下老韦布,能活刀下人”以古代英雄韦护为例,赞扬其在危难时刻能够救助他人,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与仁慈。接着,“鲁连剧排难,安得专其名”提到战国时期的鲁仲连,他以智谋化解危机,但并未独享功名,彰显了高尚的品德与谦逊的风范。
“不见申包子,含悽哭秦庭”则借用了另一个历史故事,申包胥在秦国攻楚时,为了求得援助,独自一人前往秦国哭诉,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的精神。然而,诗人并未直接赞美申包胥,而是通过“含悽哭秦庭”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万马度关陇,救郢却吴军”描绘了古代战争中的壮烈场面,暗示了诗人对于忠诚与勇敢的推崇。接下来,“侧闻同心人,急难等赴焚”强调了在关键时刻,朋友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共同面对困难的重要性,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秦师不可出,大义凛巳明”则可能暗指某种道德或原则的坚守,即使面临强大的压力或诱惑,也不应违背心中的正义与良知。最后,“栽倾本莫致,安命以为贞”表达了即使遭遇挫折或失败,也应保持内心的坚定与正直,这是一种对人格独立与精神追求的高度肯定。
综上所述,《寄彬中》通过历史典故与现实情境的交织,探讨了忠诚、大义、友情以及个人品格在不同境遇下的表现与价值,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