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翰林周尧佐先生咏雪禁体(其三)

高阜棱层下坎平,望中银汉觉虚明。

当窗不辨青松色,近水惟闻折竹声。

无数鸥群眠浅渚,一行雁字迹高城。

吟窝此景须增价,纸帐围屏分外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童轩的《次韵翰林周尧佐先生咏雪禁体(其三)》描绘了一幅冬日静谧而清冷的画面。首句“高阜棱层下坎平”,写出了雪后高地起伏的景象,地面被雪覆盖,显得平坦而宁静。接着,“望中银汉觉虚明”以银河比喻雪后的天空,明亮而清澈,给人空旷之感。

“当窗不辨青松色,近水惟闻折竹声”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雪后的寂静。窗外的青松在雪中颜色难以分辨,只有近处的竹子在风中折断的声音清晰可闻,动静结合,更显冬日的寂寥。

“无数鸥群眠浅渚,一行雁字迹高城”描绘了水边鸥鸟憩息和空中大雁南飞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着季节的变换和时光的流转。

最后,“吟窝此景须增价,纸帐围屏分外清”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赏,认为这样的冬日景象足以提升诗歌的价值。诗人身处纸帐之中,四周环境因雪景而显得格外清冷,为吟咏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后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冬日的静美与诗人内心的清寂,富有意境。

收录诗词(561)

童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翰林周尧佐先生咏雪禁体(其四)

风搅长空乱似麻,疏疏密密遍天涯。

气清顿觉诗怀爽,寒破方知酒力加。

百亩田畴年可卜,孤舟蓑笠趣偏嘉。

夜窗一片松梢堕,惊起巢林几点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翰林周尧佐先生咏雪禁体(其五)

灏气瀰漫六合同,半兼寒雨半随风。

连朝流水成新冻,一夜青山失旧峰。

广野兔迷高下窟,长途人断去来踪。

渔村僧舍无边景,都入先生赋咏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韵翰林周尧佐先生咏雪禁体(其六)

非沙非屑迥无尘,六出天然剪刻新。

积路崎岖妨过客,扑窗撩乱恼吟人。

看来楼阁疑铺画,飞入园林似放春。

酒伴高阳尽凋落,小炉榾柮自堪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翰林周尧佐先生咏雪禁体(其七)

片片飞来影半潜,润回阳脉底须嫌。

樽空谩用春衣典,炉冷频将宿火添。

带雨缤纷轻着砌,傍人零乱巧穿帘。

也知内翰多清兴,愧我徒将剩馥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