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童轩的《次韵翰林周尧佐先生咏雪禁体(其三)》描绘了一幅冬日静谧而清冷的画面。首句“高阜棱层下坎平”,写出了雪后高地起伏的景象,地面被雪覆盖,显得平坦而宁静。接着,“望中银汉觉虚明”以银河比喻雪后的天空,明亮而清澈,给人空旷之感。
“当窗不辨青松色,近水惟闻折竹声”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雪后的寂静。窗外的青松在雪中颜色难以分辨,只有近处的竹子在风中折断的声音清晰可闻,动静结合,更显冬日的寂寥。
“无数鸥群眠浅渚,一行雁字迹高城”描绘了水边鸥鸟憩息和空中大雁南飞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着季节的变换和时光的流转。
最后,“吟窝此景须增价,纸帐围屏分外清”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赏,认为这样的冬日景象足以提升诗歌的价值。诗人身处纸帐之中,四周环境因雪景而显得格外清冷,为吟咏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后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冬日的静美与诗人内心的清寂,富有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