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郊望不尽,飞动意难禁。
地转漳流阔,山连蓟日深。
安危吾长物,贫贱尔初心。
薄俗宁无畏,高斋且细吟。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郊野的广阔景象,诗人的情感随着视线的延展而难以抑制。"地转漳流阔"形象地展示了河流在春日阳光下流淌的开阔,而"山连蓟日深"则暗示了远处山脉与天际相接的深远。诗人感慨自身的安危与世事无关,而友人贫贱时仍保持初衷,体现了深厚的友情。面对世俗的浅薄,诗人选择在高斋中独自沉吟,表达出对高尚情操的坚守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整体上,这是一首寓含哲理与情感的怀人之作。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莫问除书意,风尘彼一时。
折腰君自若,鞅掌我何辞。
客计深怜晚,诗名未易卑。
吴门耦耕地,烽火受人疑。
薄谮元非假,高名敢遽攀。
未归惭地下,且住看人间。
湖海藏烽色,云霄递客颜。
五噫何敢咏,挥手出燕关。
故旧纷相谓,狂名得已迟。
卿仍用卿法,吾更爱吾诗。
枉责元龙礼,虚劳惠子疑。
吴山青片片,或恐妒归期。
急雨至无赖,高风吹未停。
苍茫归一气,歘忽走千灵。
禾耳不愁黑,麦芽无限青。
乾坤应自若,其奈入沈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