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吴枢密上王相公同召赴资政殿听读诗义感事

清晓陈经秘殿中,关睢首化属周公。

人穿豹尾班初上,日转螭头讲未终。

述作虽寻前圣远,讨论犹待后贤通。

汉廷无更矜他说,自有匡衡发帝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清晨时分,人在秘殿诵读经书,起源于《关雎》的教化归功于周公。
官员们穿着豹纹官服开始上朝,太阳在螭首的日晷上转动,讲解还未结束。
虽然讲述和创作已经远离古代圣贤,但讨论仍在等待后世贤才的深入。
汉朝朝廷无需再过分强调他的言论,自有像匡衡那样的人才能启发皇帝的智慧。

注释

清晓:清晨。
陈经秘殿:在秘殿中诵读经典。
关睢:《诗经》中的第一篇,象征婚姻和谐。
周公:周文王的儿子,有教化之功。
豹尾班:官服上的豹纹图案。
螭头:古代宫殿建筑中装饰的日晷头部。
前圣:古代的圣贤。
后贤:后世有才华的人。
汉廷:汉朝朝廷。
匡衡:西汉学者,以博学多识著称。
发帝聪:启发皇帝的智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秘殿中进行的经典学习和讨论的情景。开篇“清晓陈经秘殿中,关睢首化属周公”两句,设置了一个静谧而庄严的早晨场景,其中“陈经”指的是展示或陈列经书,“秘殿”则是皇宫中的某个专门用于学习和讨论经典的地方。这里的“关睢首化属周公”表明讨论的内容很可能是与周公有关的儒家经典,如《周易》或《周礼》,而“关睢”一词传达了一种深入研究的态度。

接着,“人穿豹尾班初上,日转螭头讲未终”两句描绘了学者们在殿中学习的情形。“人穿豹尾班”可能是对学者服饰的一种描述,其中“豹尾班”指的是古代官员所佩戴的装饰物,“初上”则意味着课程刚开始。后面的“日转螭头讲未终”则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和讨论还在继续中,学者们正如同日光移动一般,不断深入探讨。

下一部分“述作虽寻前圣远,讨论犹待后贤通”表明诗人认为尽管古代圣人的思想已经非常高远,但对于后来的智者来说,还有更多的理解和阐释空间。这里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不断追求和探索的态度。

最后,“汉廷无更矜他说,自有匡衡发帝聪”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朝廷不必过分依赖外来的智慧或建议的信念,因为内中已经拥有足够的智者来引导皇帝做出明智的决策。这里的“匡衡”指的是能够辅佐君主、匡正国政的人物。

整首诗通过对秘殿中经典学习讨论的情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追求,以及对于国家治理智慧的自信。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宋次道龙图馆阁暴书

五云迎晓禁庐开,不及华衣曳老莱。

宝藏发函金作界,仙醪传羽玉为台。

己逢天上非常景,更约人间第一材。

白首庙堂终乞去,明年此会定应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依韵和贾直孺舍人初春祠左太乙二首(其二)

太乙灵宫近帝都,夕迎丹节下层虚。

方从宣室承釐后,更约浮邱把袂初。

文藻自高鹓掖诏,姓名应冠蕊台书。

我惭昔预祠春客,曾梦钧天侍燕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依韵和贾直孺舍人初春祠左太乙二首(其一)

严祠初缀汉墀班,爚爚珠熉照幄宽。

玉殿威神来帝福,紫垣风骨敌春寒。

芝华拥盖阴犹合,桂醑流觞饮欲残。

拂晓东风迎马首,鸣珂归背月珊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依韵和梅圣俞从登东楼三首(其三)

云日晖晖下碧山,谁从沧海宴初还。

香车轣辘红尘里,紫阙岧峣瑞气间。

午夜笙歌移法曲,满城桃李斗朱颜。

金吾不禁天街鼓,独有文闱已上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