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上松间敲玉花,最宜石鼎荐灵芽。
蓬门不识苍龙璧,借问风流宰相家。
这首诗描绘了在雪天里寻求佳茗的情景,充满了雅致与清幽之感。首句“竹上松间敲玉花”,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雪后竹林松枝上的玉屑,仿佛是大自然敲击出的音符,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纯净的氛围。接着,“最宜石鼎荐灵芽”一句,点明了煮茶的器具与茶叶,石鼎象征着古朴与自然,灵芽则暗示了茶的珍贵与品质,两者结合,更显出煮茶之雅趣。
“蓬门不识苍龙璧”,这里的“蓬门”指的是简陋的门户,而“苍龙璧”则是珍贵的玉器,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虽身处简陋之处,却对高雅之物心向往之的情感。“借问风流宰相家”,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高雅生活情趣的追求,希望能在权贵之家找到类似的茶道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茶道艺术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洁情怀。
不详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忌子当年妙五音,曾令按剑革初心。
昭文重愧难成曲,潘岳胡为缪见寻。
在昔丝桐尝弃置,到今山水自高深。
何当共造无弦处,莫使渊明擅此琴。
举世欣欣濮上音,丝桐还寄长卿心。
知君韶濩思千载,劲节松筠挺几寻。
万籁息时霜剑立,一灯明处夜堂深。
他年振铎收遗器,岂愧云和瑟与琴。
我有一张琴,穷高更极深。
瓠巴那解鼓,师旷杳难寻。
寂寂三冬夜,悠悠万古心。
衣冠遍天宇,谁为作知音。
从事休嗟我独劳,何如对雪咏瀌瀌。
圣贤潋滟冬来美,朋旧绸缪老不凋。
仇览初年犹主簿,田单他日竟屠聊。
上方侧席搜遗逸,未易沅湘作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