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姚氏三头牡丹

姚黄容易雒阳观,吾土姚花洗眼看。

一抹胭脂匀作艳,千窠蜀锦合成团。

春风应笑香心乱,晓日那伤片影单。

好为太平图绝瑞,却愁难下彩毫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姚黄在洛阳观赏常见,我家乡的姚花洗净了视线。
姚黄花朵如胭脂般均匀绚丽,千朵蜀锦聚集成一团华美。
春风似乎在嘲笑花心纷乱,朝阳又怎忍心让孤单的花瓣受伤害。
多么想为太平盛世描绘出最美的景象,却又担心难以用彩笔描绘出来。

注释

姚黄:姚黄牡丹的一种。
雒阳:洛阳,古代著名的牡丹产地。
吾土:我的故乡。
洗眼:清洗眼睛,比喻眼前一亮。
一抹:一片,一抹色彩。
匀作艳:均匀地涂抹出鲜艳的色彩。
千窠:成千上万。
蜀锦:四川生产的精美丝织品,这里比喻姚黄的花朵。
春风:春天的风。
香心乱:香气缭乱,形容花香浓郁。
晓日:早晨的太阳。
片影单:孤独的花瓣。
太平:社会安定。
绝瑞:极其珍贵的美景。
彩毫端:彩笔的末端,指绘画创作。

鉴赏

这首宋诗《题姚氏三头牡丹》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通过对姚黄牡丹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首句“姚黄容易雒阳观”表达了姚黄牡丹在洛阳的常见和易得,然而诗人特意从家乡视角来欣赏,显得更加珍贵。接下来的“吾土姚花洗眼看”强调了诗人对本土牡丹的深情,仿佛洗净俗眼,以全新的眼光去欣赏。

“一抹胭脂匀作艳,千窠蜀锦合成团”运用比喻,将牡丹花瓣比作均匀的胭脂和密集的蜀锦,形象地描绘出花朵的绚丽色彩和繁茂姿态。诗人通过“春风应笑香心乱,晓日那伤片影单”进一步赞美牡丹的魅力,即使在春风吹拂、晓日初升时,其香气缭乱人心,花影孤单也不减其美丽。

最后两句“好为太平图绝瑞,却愁难下彩毫端”表达了诗人对这难得一见的美景的赞叹,希望以画笔记录下这份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却又感叹难以用彩毫完全捕捉其神韵。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牡丹的华贵与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钱安道节推环秀亭

嶪巘虬檐插斗飞,乾坤秀色四晖晖。

晴江对酒平如掌,晚树开帘细作围。

笑里城乌啼月过,吟边巢燕掠花归。

主人风骨争森爽,无处容尘到客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鲁司徒庙

司徒精爽俨如昨,旧史风流传至今。

一雨能随贤宰意,千年不死爱民心。

虫缘坏壁青苔合,鸟噪荒庭古树阴。

桑雉逢人虽远避,近来僮竖杀机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赠于潜张定国

萧散前川令,才高气亦刚。

学攻诸子短,能涉众人长。

日月销书卷,功名抚剑铓。

他年有大用,莫漫比柴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赠李熊先辈二首(其二)

诏书一日至,多士竞轩眉。

独有儒林杰,方缠风树悲。

饥肠惟饱学,正口绝柔辞。

从古器大者,于中成就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