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云》由清代诗人李寄所作,通过对云的描绘,展现了云态变幻无穷的美妙之处。诗中以“山态妙在变”开头,点明了云的变化是山的姿态之一,需要长时间驻足才能完全领略其变化之美。接着,“不谓半日闲,信人三叫绝”,表达了诗人对云变化之快、之美的惊叹。
“白云一点生,弥漫在顷刻”,描绘了云从一点开始生成,迅速扩散,充满了瞬间的动态美。“身在波涛中,鱼龙宜出没”,将云比作波涛,暗示云的形态如同海浪般起伏不定,同时暗喻云中可能隐藏着各种景象,如同海底世界一般神秘莫测。
“似闻澎湃声,久之觉寂寂”,通过听觉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云的动态感,仿佛能听到云层间的轰鸣,但最终归于平静,展现出云的多变与宁静并存的特质。“不知有天地,何况树与石”,则强调了云的广阔无垠,让人忘却了世间万物的存在,更不用说具体的树木和岩石了。
最后,“轩然忽开明,群峰摇丹碧”,描绘了云层突然散开,阳光洒落,群山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鲜艳的色彩,整个画面变得明亮而生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的动态美与静谧美,以及它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