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朝阁中作

夜听阁外雨,朝看阁外山。

青苍百余里,拱揖襟带间。

霭霭春云薄,悠悠野径还。

偶然纵遐瞩,适与心为欢。

高陇麦已秀,谷鸟声犹寒。

群动各顺时,胡为闭荆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阁楼中所见的春日景象,既有细腻的自然描写,又有深邃的人生哲思。

首联“夜听阁外雨,朝看阁外山”,以对比手法开篇,夜晚听雨,早晨观山,一静一动,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变换。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仿佛被雨水洗涤过,显得格外清新。

颔联“青苍百余里,拱揖襟带间”,进一步描绘了山色的壮丽,绵延百里的青山仿佛在阁楼的怀抱中拱手相迎,形象地表现了山与阁楼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隐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颈联“霭霭春云薄,悠悠野径还”,通过轻柔的春云和悠长的小径,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春云薄薄,似乎触手可及,野径悠悠,引人遐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

尾联“偶然纵遐瞩,适与心为欢”点明了诗人的主观感受,他偶然间放飞思绪,尽情欣赏眼前的景色,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愉悦。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心灵得到释放的状态,正是诗人追求的境界。

接下来的“高陇麦已秀,谷鸟声犹寒”,描绘了田野上小麦已经生长茂盛的景象,以及山谷中鸟儿的叫声,虽是春天,但依然带着一丝凉意,体现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

最后,“群动各顺时,胡为闭荆关”则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群动即万物,顺应时节而动,而人为何要关闭心门,与外界隔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开放心态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阁中所见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2)

王肇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书吴词山诗后

梅福求仙去绝踪,赵歧微服作人佣。

空闻东海填冤鸟,未见南阳起卧龙。

旷野悲歌风四起,荒江愁卧日高舂。

卷诗自负千秋业,杯酒难浇块垒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山居秋暝

空山微雨歇,野色晚来昏。

凉意泉中静,秋声林外喧。

渔歌带远浦,樵唱入孤村。

对此清幽趣,穷通休更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古意

天寒河汉高,夜静秋声发。

思君君不归,倚门望山月。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月]韵

东壁楼望滁西南诸山

高倚谯楼万象开,西南山翠欲飞来。

岭横天际明于黛,塔隐烟中矗似桅。

出谷碧云舒复敛,拂林白鸟去复回。

琅琊深秀堪神往,作赋惭非永叔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