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曾则通借米

迩来乞食竟无处,饥即驱我亦不去。

甑中生尘兴索然,飧风吸露望青天。

穷途依人仍不足,自顾已忘荣与辱。

何当稚子困饿啼,绝不欲我作夷齐。

勉学鲁公书新帖,呼庚未免为臣妾。

嗟,嗟,苦节尤难在后头,一日不死中心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贫穷潦倒的诗人,面对生活的艰难,他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深刻的自我反省,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抗争。诗中的“甑中生尘”、“飧风吸露”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生活的贫困,而“穷途依人”则反映了他在社会中的无助与挣扎。诗人通过“何当稚子困饿啼”的设想,表达了对子女的担忧,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是否应效仿古代的严子陵和伯夷、叔齐,保持高洁的节操而不为五斗米折腰。最后,“苦节尤难在后头,一日不死中心忧”,则体现了诗人对坚守节操的深刻理解与内心的忧虑,即使在困境中,也时刻不忘自己的道德底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深刻揭示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复杂面貌,以及对道德与生存之间抉择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6)

沈光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贷米于人无应者

同是穷途同作客,饱得烟霞煮得石。

但使清虚腹里存,诗瘦偏多新意格。

也知诗瘦恰随秋,高飞秋色入浯州。

苍狗浮云倏变幻,老我狂愚我自羞。

西山尚有中子在,周全应尽性天爱。

乃竟二饿千载垂,旅处寡亲益增忾。

我来避世如避秦,上下无交馈赠屯。

倘能屈曲为小贬,何妨白日竟骄人。

骄人者流世所敬,不辨笑邪反笑正。

大家势利正营营,谁向此中审究竟。

昨夜梦中谁赠云,醒时拾得似纷纷。

人间世事尚难料,如何天上获相分。

感此高谊思所报,木瓜何以投永好。

今日幼安固如何,却亦未曾除皂帽。

形式: 古风

野菊

野性偏宜野,寒花独耐寒。

经冬开未尽,不与俗人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怀乡

万里程何远,萦回思不穷。

安平江上水,汹涌海潮通。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见博者

好将孤注作机关,名士清谈未是閒。

驿骑但能传捷报,出游何必不东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