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其一)

西江派别几经年,圣处骚人总未传。

遗我骊珠三叹罢,乞君霞佩一翩然。

自闻流水知音趣,苦厌秋虫傍耳煎。

归去寒光惊蔀屋,明朝纸价溢都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西江诗派历经多年,圣贤之处诗人少有传颂。
赠我明珠般的佳句后,恳请你以飘逸的诗篇翩然而至。
自从听到流水的旋律,我深感知音难得,秋虫的鸣叫令人心烦。
回到家中,清冷的月光惊动了简陋的小屋,明天恐怕连京城的纸张价格都会因你的诗作而上涨。

注释

西江派别:指特定的诗歌流派。
几经年:多年。
圣处:指圣贤之处。
骚人:诗人。
未传:少有流传。
骊珠:比喻优美的诗篇或词句。
三叹:赞美或感叹多次。
乞君:恳求你。
霞佩:形容诗篇如彩霞般华美。
流水知音:比喻知己或懂自己心意的人。
秋虫:秋天的昆虫,常用来象征烦扰。
傍耳煎:耳边的噪音令人不悦。
归去:回家。
寒光:清冷的月光。
蔀屋:简陋的小屋。
明朝:明天。
纸价溢都廛:纸张价格因需求增加而在市场上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卫伯所作,名为《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怀才不遇之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西江派别几经年,圣处骚人总未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长时间内致力于文学创作,但自己的作品并未得到世人的认可。这里的“西江”可能是指作者所在地或心中的某个理想之地;“派别”则意味着流派或门户;“几经年”表明了时间的长久;“圣处骚人总未传”则显示出诗人的作品未能如同古代骚人(比喻古代伟大的文学家,如屈原之类)那样广为流传。

"遗我骊珠三叹罢,乞君霞佩一翩然。"

这两句是对友人的感慨和请求。“遗我骊珠”中的“骊珠”比喻珍贵的诗篇或美好的友情;“三叹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惜和不舍;“乞君霞佩一翩然”是对朋友的请求,希望能够得到朋友所赠送的诗作(“霞佩”比喻美好的诗篇),即使只有一小部分也好。

"自闻流水知音趣,苦厌秋虫傍耳煎。"

这里,“自闻流水知音趣”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声音尤其是流水声的喜爱,这种声音给他带来了一种艺术的灵感;“苦厌秋虫傍耳煎”则反映出诗人对周围环境中秋天昆虫鸣叫的声音感到烦恼,因为它们扰乱了他的心绪和创作。

"归去寒光惊蔀屋,明朝纸价溢都廛。"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归家后的景象。“归去寒光惊蔀屋”表达了夜晚归家时被月光(“寒光”)照亮的房屋给人带来的惊喜;“明朝纸价溢都廛”则是对第二天纸张价格上涨这一现实生活中的细节进行描写,可能暗含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物质基础的一种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他对于友情和文学创作的深厚情怀。

收录诗词(38)

卫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酬大光见赠

十年踪迹并萍浮,今日行藏谩倚楼。

明月相思淮水外,东风吹梦越江头。

深深庭院惊春晚,淡淡莺花称客愁。

记取追随休暇日,殷勤陶谢许同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赠汪解元

迩来待诏溢金门,诧赋誇诗陋古文。

独忿典谟诬旧注,直将尧舜望吾君。

公车两吏催朝奏,乙牍中宸达夜分。

且忍羁孤度残腊,行看汉殿赏凌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次韵赠汪解元行

平湖画鹢春无际,古寺名花色斩新。

走马未同追胜处,出门翻作送行频。

诗成转觉伤离绪,别去应烦说旧因。

野店无人山月白,明朝尊酒更愁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过江上

失脚尘凡不易收,莫思冠佩裹狙猴。

但逢司马心相许,便拟中郎赋远游。

弱水蓬莱三万里,仙家日月八千秋。

闻名径欲兹山稳,不学刘郎世外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