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柴门万物静,秋色栖四山。
风篁自洒扫,云鸟相往还。
而有玄寂士,泠然鸣辔环。
此客不喜饮,举瓢酌潺湲。
来既无所期,去亦不可攀。
抱月入绿萝,枕石秋菲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秋日山居图景。"柴门万物静,秋色栖四山",开门见山地写出环境的寂静和秋意浓厚,四周边山环绕,仿佛被秋色深深拥抱。"风篁自洒扫,云鸟相往还",微风吹过竹林,发出自然的沙沙声,云鸟在空中自由飞翔,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卷。
诗人笔下的主人公是一位超然物外的"玄寂士",他的马车铃声"泠然鸣辔环",显得格外清越。他不嗜饮酒,却选择从潺潺溪流中取水,以瓢自斟,体现了他的淡泊与自在。"来既无所期,去亦不可攀",表达了他对这种隐逸生活的随性与洒脱,来访者难以预料,离去时也无需挽留。
最后两句"抱月入绿萝,枕石秋菲间",更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月光洒在绿萝丛中,他枕着石头,沉浸在秋日的花草之间,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恬淡心境。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赞美隐逸生活的山水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不详
少日从军辉绿縢,如今一室与云朋。
低眉深闭车中妇,背俗空悬木上罾。
何幸传衣归六祖,莫忘受记出燃灯。
相期何止诗篇事,大节无亏誓饮冰。
石阶无罅谁衔子,烧地成焦岂复芽。
千岁分根染天水,单台五出异朝霞。
朝绅济济水苍佩,仙袂盈盈萼绿华。
作记不嫌人事晚,来年润笔到山家。
曾闻画史传真诀,一叶旁边定一花。
莫把风晴拘格范,好于月露写精华。
耶溪舴艋花间屋,苕水鸳鸯叶底家。
浙水东西江路绝,坐吟濂说自咨嗟。
亭馆成来三十年,主人头白与扶颠。
已诛荐莽开瓜圃,更剪茭芦浚藕田。
竹下鸣琴长忆鹤,花边酿酒拟留仙。
今知烦恼都无用,脩短随缘一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