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胭脂十二万风尘,一样胞胎父母身。
天欲杀之胡至此,厥初何用降生民。
这首诗是一种充满了悲愤和质疑之情的作品,通过对比宝贵生命与自然灾害之间的矛盾,抒发了作者对天命不公的强烈感慨。"胭脂十二万风尘"一句,以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场惊人的灾难,可能指的是瘟疫或其他大规模的人员伤亡事件,而"一样胞胎父母身"则表明了这些生命与诗人本身同出于一个宇宙,同受一个自然之养,强调了生灵宝贵和天命不仁的对比。
"天欲杀之胡至此"一句,直接质疑天道,为何要降下如此重大的灾难,显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愤怒与无奈。最后一句"厥初何用降生民"则进一步推进了这种质疑,问及如果天意欲杀之,为何还要让这些生命诞生在世上。这不仅是对现实的不满,更是一种对宇宙秩序和人生意义的深刻追问。
整首诗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和尖锐的哲学思考,展现了古代文人面对自然灾害时复杂的心理状态,以及他们对生命、天道与世界本质的深刻反思。
不详
人言行路险于山,君却乘槎欲问天。
毕竟家邦总闻达,鸡鸣猛著祖生鞭。
龙泉三尺倚天横,浊世滔滔我独清。
一柱高台仙掌起,愿推一滴活苍生。
闻君家在雪边住,靠尽阑干索尽诗。
只怕梅花应冷笑,清香元不要人知。
是非辩白只须钦,敬简奚消读吕刑。
一片公心一双眼,心醒醒则眼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