舣舟干山下时久雨新霁泥淖不及登山

此雨败人兴,到山无分登。

若非猿鹤怪,定是鬼神憎。

泥污阶千级,云埋塔半层。

振衣凌绝顶,空想旧游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诗人站在山脚下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首联“此雨败人兴,到山无分登”,开篇即点明主题,雨使得人心情沮丧,连登山的兴致都没有了。这里的“败”字生动地表现了雨对人情绪的影响,而“无分登”则表达了因雨而无法登山的遗憾。

颔联“若非猿鹤怪,定是鬼神憎”,进一步展开想象,猜测为何雨会如此阻碍登山。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猿鹤拟人化,仿佛它们也对这场雨感到不满,或是受到了某种不公的对待。这种奇特的联想,既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暗示了自然界中可能存在的神秘力量。

颈联“泥污阶千级,云埋塔半层”,具体描绘了雨后山间的情景。泥泞的道路,被雨水冲刷得泥泞不堪,阶梯上满是污浊;而远处的塔,也被云雾遮掩,只能隐约看到其半层。这两句通过视觉形象,展现了雨后山林的湿滑与朦胧,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复杂多变。

尾联“振衣凌绝顶,空想旧游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向往。虽然眼前的情景并不理想,但诗人仍然渴望振衣而起,挑战那高耸入云的绝顶。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过去美好回忆的追忆。然而,“空想”二字又透露出一丝无奈,似乎过去的美好已成过往,难以再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山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变化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送高德初左迁琼州学谕

领职琼台去,心犹恋紫宸。

不辞官独冷,但愿物皆春。

卉服方沾化,儒冠信误身。

雕题本非类,何意与相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李孟起贡士

老朽归田日,贤良出仕时。

未斟辞别酒,先写送行诗。

红树江边驿,黄花宅畔篱。

客程秋正好,去舸莫嫌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浦南待月

出浦无多路,停舟且莫行。

不愁潮正逆,少待月微明。

隔岸罾依火,沿汀雁报更。

掩篷虽假寐,时复梦魂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除夕立春

今岁将除夜,明年预立春。

未能荣及物,但觉老催人。

漏滴时交子,星移月建寅。

屠苏来次第,末后亦沾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