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昭君曲

昭君死作千年土,曲在人间调不同。

绝塞烟沙空玉质,深宫日月自春风。

当时有恨传骚客,往事无心论画工。

已分二坐终寂寞,雁飞曾过上林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王昭君死后化为千年的尘土,流传的歌曲曲调已经改变。
荒凉边塞的风沙磨损了她的玉质容颜,深宫中的岁月只有春风吹拂。
当年的遗憾被文人墨客传颂,过去的往事无需再讨论画师的手艺。
她的故事注定两座宫殿都寂寞无声,大雁飞过也曾掠过上林苑的天空。

注释

昭君:指王昭君,汉代美女,出塞和亲。
千年土:形容时间久远,昭君的遗迹。
曲在人间:指流传下来的关于昭君的歌曲。
调不同:曲调变化,可能指时代变迁。
绝塞:极偏远的边疆。
烟沙:边疆的风沙。
玉质:形容昭君的美貌如玉。
深宫:皇宫深处。
骚客:指诗人或文学家。
画工:绘画技艺的人,这里指画出昭君画像的艺术家。
二坐:指昭君的故里和她去世后的长眠之地。
终寂寞:永远的寂静无声。
雁飞:大雁南飞,象征着时光流逝。
上林中:上林苑,古代皇家园林。

鉴赏

这首宋诗《读昭君曲》由赵汝谠所作,通过对王昭君悲剧命运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深感慨。诗人以昭君死后化为千年的泥土,象征其一生的孤独与不幸,"曲在人间调不同"暗示了人们对她的评价和理解各有差异。接下来的两句通过"绝塞烟沙空玉质,深宫日月自春风",描绘了昭君身处荒漠与深宫的境遇,即使环境恶劣,她依然保持着如玉般的高洁品质,但内心的孤独却无人能懂。

"当时有恨传骚客",昭君的遗憾和哀怨被文人墨客寄托在诗词之中,成为永恒的话题。然而,"往事无心论画工"又暗示了画师毛延寿的失职并未得到公正的评价,昭君的命运并非全由画图决定。最后,诗人以"已分二坐终寂寞,雁飞曾过上林中"作结,昭君的墓地虽然寂静,但大雁南飞时还会经过上林苑,仿佛带走了她的思念,也寓言了她的故事将长久流传。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昭君命运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和对世事变迁的思考。

收录诗词(31)

赵汝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赵振文赋马塍歌

旧闻城北有马塍,聚花成锦常留春。

我家苕水近来到,输他年少寻芳人。

相誇此地百金惜,閒出奇花万钱直。

接贴翻腾费工巧,拣搆移将斗颜色。

园翁爱花如子孙,寸生尺长勤培根。

南邻北邻贫富改,独守养性经凉温。

兄今已得閒居趣,扁舟暂向官塘路。

攀条摘蕊娱性情,对月看云想风度。

歌长词逸不可当,鬓发垂白吟沧浪。

形式: 古风

开福寺

萧辰款招提,近郭野趣深。

广池映茂树,秋水涵夕阴。

及兹尘事暇,谁与同幽襟。

竹密隐江艇,荷衰净云岑。

暑宫覆玉井,春囿开丹林。

繁华荒王迹,寂寞英霸心。

图剑归把玩,光棱就销沉。

哀乐物所感,兴废理可寻。

聊以舒永眺,庶将慰孤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休日黄推官登台

禅阁自何代,万缘委飞埃。

碑图久亦灭,栋宗半欲摧。

一水中贯野,练光远萦回。

山容媚烟日,澹若今碧开。

清言已忘暑,况复同此杯。

攀登旷士情,感寓骚人才。

停坡引归骑,表郭瞻高台。

空夜两古柏,飒飒吹凉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冰壶亭

孰是群动主,天机在灵关。

深居默自照,瑕垢宁得干。

昭昭素丝义,幕佐实郡端。

身洁吏所贵,心精士其难。

请将秋月拟,亦作冰壶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