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三)

崇山魂欲断,峻壑忽横属。

磴石千仞馀,十里喧寒瀑。

愿济无叶舟,梁崩谁为续。

力夫负戴行,十步九踯躅。

长踞任沾洒,短绤出新浴。

纵免濡首危,亦中射沙毒。

高深古有戒,胡然甘逐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艰难险阻的行路情景,充满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人类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首句“崇山魂欲断,峻壑忽横属”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高山峻岭的壮丽与险峻,仿佛连人的魂魄都要被这雄伟的景象所震撼。接着,“磴石千仞馀,十里喧寒瀑”进一步渲染了道路的崎岖与环境的恶劣,千丈高的石阶,十里之内都是寒风中的瀑布轰鸣,营造出一种既壮美又危险的氛围。

“愿济无叶舟,梁崩谁为续”表达了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中,人们渴望有一艘不被落叶覆盖的小舟,但若桥梁倒塌,又有谁能来修补呢?这里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隐含着对人类面对困难时无助感的感慨。

“力夫负戴行,十步九踯躅”描述了劳工们在艰难的道路上负重前行,每走十步就有九步是艰难的挣扎。这种形象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劳动者的艰辛与不易。

“长踞任沾洒,短绤出新浴”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劳动者即使在恶劣环境下,也能保持乐观的态度,他们或许会因雨水而湿透,但就像刚从浴池出来一样,保持着清新与希望。

“纵免濡首危,亦中射沙毒”强调了即使避免了头部直接接触水的危险,也可能因为吸入沙尘而中毒,体现了环境的复杂与多变。

最后,“高深古有戒,胡然甘逐逐”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同时也提醒人们,面对自然的挑战,不应盲目追求,而应有所警惕和节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行路艰难的描绘,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坚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6)

庞一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姜戎帅

七尺魁梧报主身,丁年曾许靖边尘。

数奇李广侯何暮,才美陈平食不贫。

射虎东吴传气概,刺船南国羡丰神。

沧江白发聊为乐,恐有非熊起钓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白云洞赠何子明

古洞云生故故幽,悬泉况复带云流。

玉龙倒捲寒成雨,海蜃何来气结楼。

炼石只今传玉女,飞花几度引渔舟。

高怀惟有何公子,欲共岩阿一榻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天峰

为揽西樵胜,天峰俯仰间。

流泉分洞府,境界出尘寰。

谷口多松桂,幽人时往还。

散怀殊可适,心与白云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元日白云洞中贻主人

去年元日夷山曲,今日樵山仍自看。

削壁恍疑接笋见,飞湍将并九溪寒。

侵坛细草春已动,应节芳樽谁与乾。

知尔层轩清亦足,何如风磴坐云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