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吴澄所作的《九皋亭》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园林景象。诗中以“亭皋界分与天宽”开篇,展现出亭台楼阁与广阔天地相连的壮丽景色,营造出一种开阔豁达的意境。接着,“小小园林望转安”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虽是小小园林,却能给人带来心灵上的安宁与平静。
“门外图书聊作府,庭前花卉静宜栏”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园林内的文化氛围和自然美景。门外的书籍仿佛成了一个小型的图书馆,供人阅读学习;庭前的花卉在静谧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宜人,增添了园林的生机与美感。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园林的美学价值,也体现了文人墨客对于精神家园的追求。
“清怀不遣尘埃到,好句留将久远看”则表达了诗人对纯净心境的向往,以及对美好诗句的珍视。这两句诗暗示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心灵能够远离世俗的纷扰,保持一份纯净与高洁,并且愿意将这份美好长久地保存下来,供后人欣赏与品味。
最后,“放鹤从教云里去,也应回顾此江干”以放鹤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回归的渴望。鹤在云中飞翔,象征着自由与超脱,但即使如此,它也会偶尔回顾这片江岸,寓意着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总会怀念着最初的那份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九皋亭》诗通过对园林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文化美以及心灵美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