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韵诗(其一)

路傍伤羸牛,羸牛身已老。

两眼不能开,四蹄行欲倒。

牛曾少壮时,岁岁耕田早。

耕却春秋田,驾车长安道。

今日领头穿,无人饲水草。

喘也不能喘,问也没人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悲悯的笔触描绘了一头年迈瘦弱的老牛的凄凉境遇,通过对老牛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衰老与社会冷暖的深刻思考。

首句“路傍伤羸牛”,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主角——一头病弱的老牛,它被遗弃在路边,暗示了它的不幸遭遇。接着,“羸牛身已老”进一步强调了老牛的衰老状态,为后续的描述奠定了基调。

“两眼不能开,四蹄行欲倒”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老牛的病态,眼睛无法睁开,四肢几乎支撑不住身体,形象地展现了老牛的痛苦与无助。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同情与哀怜的世界。

“牛曾少壮时,岁岁耕田早。耕却春秋田,驾车长安道。”这几句话通过回忆老牛年轻时的辛勤劳动,与现在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老牛命运的转折。年轻时,老牛为了生存而努力耕作,甚至驾车穿梭于繁华的长安大道上,展现了它曾经的辉煌与忙碌。

然而,“今日领头穿,无人饲水草。喘也不能喘,问也没人问。”这些句子揭示了老牛当前的困境。它被抛弃,无人照料,连基本的生存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老牛的喘息声无人听见,更没有人关心它的命运,这不仅是对老牛个人遭遇的同情,也是对社会冷漠现象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深刻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社会的不公,唤起了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

收录诗词(2)

李如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落韵诗(其二)

炎蒸不可度,执尔生凉风。

在物诚非器,于人还有功。

殷勤九夏内,寂寞三秋中。

想君应有语,弃我如秋扇。

形式: 古风

明庆节散后赠左右两街命服僧玄

却羡僧门与道门,元年今日紫衣新。

可怜州县祁评事,尽向荷衣老却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咏有年官健

六十休论少壮时,尉迟功业拟奚为。

高声念佛寻街者,尽是拗停老健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咏人祀圣君诗

祸福从来岂自主,俗情淫祀也堪愁。

拜时何用频偷眼,未必泥人解点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