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亭

曾闻居要竹,今傍竹安亭。

寒意耿相对,秋声饱独听。

閒情数历历,晏坐围青青。

兴到谁宾主,柴门且莫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竹亭中独处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的静谧与秋日的萧瑟,以及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深沉。

首句“曾闻居要竹”,以“曾闻”二字引出对竹林的向往,暗示竹子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接着,“今傍竹安亭”点明了诗人如今已置身于竹林之中,建造了一座竹亭,实现了心中的愿望。

“寒意耿相对,秋声饱独听”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寒意与秋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充满生机的氛围。寒意虽冷,却也带来了宁静;秋声虽寂,却也充满了生命的韵律。诗人独自聆听这秋日的声音,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体验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閒情数历历,晏坐围青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竹亭中的悠闲生活。他静静地坐着,周围是青翠的竹林,心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这里的“閒情”不仅指闲适之情,更包含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品味。

最后,“兴到谁宾主,柴门且莫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在竹亭中,他无需遵循外在的规则与约束,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无论是宾是主,都由心而定,不受外界影响。柴门不闭,象征着心灵的开放与自由,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生活态度的洒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竹亭、秋声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68)

许相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范栗斋读徐苏传

高人同厄运,龙卧得身存。

矻矻赁舂日,劳劳抱瓮园。

墅夫惟胜韵,幽思寄清尊。

惆望堪谁语,思君伫石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和答西皋

邮筒忽落手,展诵菊花前。

快意病魔远,通神诗力玄。

林昏风过野,霜净月临田。

感子如兰语,兴怀伐木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暮春雨后至孟家瀑

空林宿雨歇,近郭曙钟寒。

乱水斜吞径,残云弱傍滩。

泉声人语细,山气客裘单。

老我足幽胜,后谁应感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哭内(其一)

束发良嬿婉,半途长别离。

浮生忽梦破,浪迹尚尘縻。

寒杼遗残织,空巢守伏雌。

穗帷风雨夜,怕诵扊扅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