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今无为文人赓人卿人三昆玉赴秋闱之事所作,表达了对他们的赞赏与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白眉已见号贤良,兄弟双难孰可当”以“白眉”象征兄弟中的佼佼者,赞誉他们才华出众,兄弟二人皆为贤良之士,暗示其卓越不凡。接着,“先喜家声高建水,旋嗟逸足失孙阳”两句,前句表达对兄弟们家族荣耀的喜悦,后句则以“逸足”比喻兄弟们的才华,以“孙阳”典故暗示他们如同伯乐一般,能够发现并培养人才,但此处似乎暗含了一丝遗憾或失落,可能是指兄弟们在追求功名的路上遇到了某种阻碍或困难。
“极明霜月悬愁乐,如许归途有短长”描绘了兄弟们在追求功名道路上的复杂心情,霜月象征着清冷与艰难,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希望。这句诗既表达了对兄弟们在艰难旅程中的担忧,也寄托了对他们最终成功归来的乐观期待。
最后,“好悟木樨真实义,重来赠汝一枝香”则是对兄弟们的一种鼓励与期许。木樨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兄弟们追求的学问或理想,而“一枝香”则寓意着成功与荣誉。这句话鼓励兄弟们深入理解追求的目标,并在将来取得成就时,诗人愿意再次给予他们肯定与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文人兄弟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他们未来成功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