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曲

凉飙透窗纱,萧萧弄秋色。

妾在江南尚不堪,况君远在阴山北。

风吹妾衣寒,妾念君衣单。

起来捣衣明月下,不辞膂力摧心肝。

一声孤闷添,两声双泪堕。

三声四声情转多,无数离愁搥不破。

须臾捣到千万声,中有万恨千愁并。

不知游子在万里,今夜魂神宁不宁。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捣衣曲》由明代诗人丘浚所作,描绘了一位江南女子为远方丈夫捣衣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心理描写。

开篇“凉飙透窗纱,萧萧弄秋色”,以秋风轻拂窗纱,带来凉意,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氛围,预示着季节的更迭和离别的哀愁。接着,“妾在江南尚不堪,况君远在阴山北”两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处境——她独自一人在江南,而她的丈夫却远在北方的阴山之北,两地相隔,思念之情难以言表。

“风吹妾衣寒,妾念君衣单”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自然界的寒冷映射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女子在明月下起立捣衣,不仅是为了给远方的丈夫准备衣物,更是借此表达对丈夫的深深思念与关怀。“不辞膂力摧心肝”一句,展现了女子为了丈夫的温暖不惜付出一切的决心与勇气。

接下来的“一声孤闷添,两声双泪堕”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女子的思念之情具象化,每一声捣衣声都像是在她心中激起的波澜,使得泪水不由自主地落下。随着捣衣声的增多,“三声四声情转多,无数离愁搥不破”,情感愈发浓烈,但无论多少次的捣衣都无法排解心中的离愁。

最后,“须臾捣到千万声,中有万恨千愁并”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丈夫无尽的思念与担忧,以及对未知未来的焦虑。而“不知游子在万里,今夜魂神宁不宁”则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问出了所有离别之人的心声:远方的游子是否安好?今夜,他的魂魄是否能得安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古代女性对于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同时也反映了战争或地理距离带来的分离之苦。丘浚以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成功地捕捉了这一情感的核心,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深情与无奈。

收录诗词(272)

丘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玉峰、,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 字:仲深
  • 号:深庵
  • 籍贯:别号海山老
  • 生卒年:1418~1495

相关古诗词

对酒行

我有方寸地,中涵万古天。

几回欲施布,地步狭且偏。

起来行摩挲,天地万物如我何。

天地苦不宽,万物苦不多。

沧海沿荡荡,而岂蠡能测。

碌碌伯伦辈,何止容数百。

欲作郝隆晒,却恐金乌敛。

彩阳光败欲作仁裕洗,却恐天吴震慑波涛起。

韬锋晦迹且随时,磊磊落落徒尔为。

不如放出别肠三百丈,停蓄丹田为酒池。

瓮头饮醉瓮底卧,开口笑歌拍手和。

倒囊倾出千黄金,铸取仙人刘白堕。

形式: 乐府曲辞

短歌行

一日生,一日落。明日不如今,今日不如昨。

短歌行,声苦恶。

人生行乐须及时,腰缠何必扬州鹤。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药]韵

花游篇

云楼雾阁深濛濛,弱流万丈号天风。

姓名久注丹台里,浮槎直泛银河水。

凌空八翼飞天门,若木不罥鲛绡裙。

天衢空阔舒禹步,俯瞰人寰惜丘墓。

一声铁笛下天来,拟借重湖为酒杯。

珍珠落槽冰在碗,雪儿歌唇玉奴板。

天边一任乌轮西,拂尘扫石题复题。

鸾俦凤侣随蝶使,烂熳芳游日三四。

醉挥彩笔扫云笺,试写神游八极篇。

形式: 乐府曲辞

登高丘而望远海

登高丘,望远海。身居㟪垒间,目极苍茫外。

神游八表纵大观,气嘘千丈发长慨。

直从混沌凿破初,大遍虚空无尽界。

天于子会开一元,地自坤隅分两戒。

山万重,水千派,神禹劳劳躬四载。

野外脩途七圣迷,海上神山六鳌戴。

波涛汹汹泛苍溟,沙漠茫茫连紫塞。

岂不欲鼓枻登瀛洲,却愁弱水难胜芥。

岂不欲振策赴瑶池,恨无神骏能历块。

不如振衣千仞冈,老眼空明无障碍。

近山列翠屏,远山抹青黛。

大华三峰势若蹲,黄河九曲流如带。

舜功封浚四海同,禹迹平成万世赖。

三十六洞天,处处藏神怪。

七十二福地,一一异姿态。

驱山走海入双瞳,咀今嚼古供一嘬。

山岳降神生异材,景物因人成胜槩。

安期竟不来,汉武空相待。

岘山依旧存,杜子今安在。

挂剑殊非昔日坟,钓鱼乃是今时濑。

赤壁人寻折戟磨,浯溪客打残碑卖。

往古来今,倏成忽败。物理不齐,时光难再。

扶世教者何人,历变故兮几代。

古迹日巳湮,昔人日巳迈。

琼楼玉宇不胜寒,民堕颠崖苦凋瘵。

重衾春暖梦无鱼,破釜尘生色如菜。

口谈诗礼半盗儒,醉拥韬钤多债帅。

惜时感事气填胸,以手抚摩聊一慨。

君不见地为舆,天为盖,人在其间稊米大。

分明芥子纳须弥,毛孔真能容渤澥。

逐日何须随夸父,步地谁云有章亥。

请学尼丘古圣神,越过东山登泰岱。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