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居杂诗(其七)

河阳三百年,德安十四世。

同居不析产,能法张公艺。

昔人尚孝友,子孙知好义。

斯真家之肥,一门萃和气。

吾越俗不古,同堂居不易。

甫毕向平愿,遽分陆贾笥。

善哉明郑濂,曾向太祖对。

不听妇人言,胜事百忍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河阳家族传承三百年的和睦景象,德安世系中第十四代人保持着不分家产的团结,效仿古代贤人张公艺的美德。诗中赞扬了先人的孝顺友善,使得家族内部充满和谐。然而,诗人感叹自己所处的越地风俗变迁,同堂共居变得困难。他表达了实现和平愿望后,家庭财产分割的无奈,但也赞赏像明郑濂那样的人,能够听取太祖教诲,不轻易受妇人影响,坚持忍让为贵的家风。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对传统家庭伦理的推崇和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9)

陈光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间居杂诗(其八)

吾乡重事神,年年作大会。

届期神出巡,数里盛仪卫。

杨柳映春旗,落花飞紫盖。

箫鼓闹中流,香烟闻上界。

鱼龙各水嬉,咸集罔弗备。

遐迩人若狂,舟楫满湖濑。

士女竞华饰,儿童结小队。

古者祭田祖,礼亦隆报赛。

今也尚繁华,毋乃太浪费。

形式: 古风

兴济早发

客镫照壁秋夜昏,月出疑曙车趋行。

补被登程续残梦,十里不闻晨鸡鸣。

人行未及晓,我行行更早。

世间无事贵争先,日暮途穷谁为怜!

形式: 古风

霍山

作镇雄三晋,苍茫最上头。

千寻开巨嶂,一气拱神州。

雨蚀残碑古,苔荒故垒秋。

山形依旧在,霸业付东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豫让桥

一溪烟树冷萧萧,残魄凭谁唱《大招》。

终古英雄无片壤,祇今国士有遗桥。

生逢知己身何惜,死为酬恩泪不消。

千载汾河呜咽水,西风吹作越江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