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刘侯对月一首

深沉鼓角动重关,迢递星河近暮山。

卧匣宝刀鹇尾白,悬门弓䩨虎文斑。

石林寒落鞲鹰急,原草秋肥厩马閒。

忽忆海天南讨日,月中飞箭下黎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奉和刘侯对月一首》描绘了一幅边关夜色图景。首句“深沉鼓角动重关”以深沉的鼓角声渲染了边关的严肃与紧张气氛,透露出夜晚的寂静中隐藏着战备的气息。"迢递星河近暮山"则进一步扩展画面,星河与暮山相映,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推移。

颔联“卧匣宝刀鹇尾白,悬门弓䩨虎文斑”通过宝刀和虎纹弓的细节描绘,展现了边塞将领的装备与勇猛,暗示了戍守者的身份和决心。"鹇尾白"和"虎文斑"的色彩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颈联“石林寒落鞲鹰急,原草秋肥厩马閒”描绘了石林间猎鹰振翅疾飞和草原上马匹悠闲吃草的场景,动静结合,既体现了边疆的荒凉与生机,也寓含了戍卒生活的艰辛与闲暇。

尾联“忽忆海天南讨日,月中飞箭下黎蛮”是诗人情感的升华,他回忆起往昔南征的战斗,月光下箭矢如流星般射向敌人,表达了对战争胜利的自豪以及对黎民安宁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边关将士的生活状态和壮志豪情,具有鲜明的边塞诗特色。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至谷口亭下闻伯友久候不至复归山中矣再赋

两岸参差当赤曛,走马直度千溪云。

入门不见赵公子,过峡还同郑广文。

桃林地涌金银气,仙掌霞明锦绣文。

铁锁高攀定何处,玉箫疑向夜深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寄赠广昌盛县尹

郡邑劳劳困茧丝,喜闻令尹政平夷。

中朝奏最宜增秩,南国观风定采诗。

百里不知持牍吏,三年祗似下车时。

微生敢恨循廉远,摇落秋山有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戴武子

曾骑官马下青云,又驾仙鸾戏紫氛。

朝客总称奇道士,野人犹识旧将军。

城门卖卜时相见,石室谈玄世罕闻。

中夜起瞻华盖近,五云何处是奎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秋日燕集郑广文呈赵伯友

直谊清名夙所闻,乱山深处一逢君。

寒莎蟋蟀谩相语,碧梧凤凰终不群。

南浦他年书共寄,西城此夜席频分。

相逢更有关情甚,又拟河桥别广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