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识(其九十三)

慕道焚修万法通,一心清淡奉真宗。

方知异境人难见,见即虚无事不空。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热衷于修行佛法,追求大道通达
心中纯粹,只献身于真实的信仰

注释

慕道:向往道义,追求真理。
焚修:刻苦修炼。
万法通:各种佛法都通晓。
一心:全心全意。
清淡:心境清静。
奉真宗:尊崇真正的教义。
异境:超凡或隐秘的世界。
人难见:世人难以理解或见到。
见即:一旦见到。
虚无:空无一物,不存在的样子。
事不空:但事情并非空洞无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赵炅的作品,名为《缘识》。通过这短短四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禅宗的理解。

“慕道焚修万法通,一心清淡奉真宗。”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追求以及他内心的清净与专注。"慕道"意味着向往于大道,"焚修"则是指通过苦行来修炼自身,达到心灵的纯净和解脱。"万法通"表明了通过这样的修持,可以理解并融会万物之理。"一心清淡奉真宗"则强调了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内心的清洁与平静,是为了真正地侍奉和实践佛法。

“方知异境人难见,见即虚无事不空。”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领悟生命真谛的意境。"方知异境人难见"意味着到了这个层次,才真正理解到禅修所达到的非凡境界是多么不易被人所见识。而"见即虚无事不空"则揭示了在这种高远的觉悟下,即便是看似虚幻无常的事物,也并非毫无意义,反而蕴含着深刻的教诲和启发。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修持的执着与追求,以及他对生命真谛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520)

赵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缘识(其十六)

善恶由人作,修心勿乱为。

邪求无实事,如影定相随。

妄想终成伪,行贪未可知。

天生分异等,道德立尊卑。

日月须明照,声文垂大教。

非言患不及,长顺归仁考。

志广来遐迩,忠臣持节操。

腥膻戎自伏,洞达总机要。

遂性减予忧,玄门境象幽。

躬躬勤政理,化被遍恩流。

省己光阴速,一春度一秋。

输他闲取静,每藉更温柔。

智者审详意,聋听如梦寐。

玄穹平覆载,种种乾坤惠。

烦恼深无岸,量宽苞天地。

眼前一切类,孰非孰为是。

形式: 古风

缘识(其十二)

谦逊明然得,滋章道理疏。

荣枯皆定分,巧拙亦何如。

抚俗从仁感,临民用教敷。

高明归辅德,建立纪功书。

形式: 五言律诗

缘识(其二十八)

朱明日盛残花卉,琼苑争游諠帝里。

宝马香车去复来,几许人心欢不已。

金明水上浮仙岛,画舸龙舟非草草。

世宁清静验如然,老者携小少随老。

匼匝烟云杨柳岸,罗绮纵横长不断。

五谷丰登顺四时,亿兆歌谣绝愁叹。

康哉阗咽芳林下,一看难酬千万价。

千平听在乐声中,比屋可封民自化。

形式: 古风

缘识(其四十一)

元正亨庆从此日,万物咸新利贞吉。

送旧迎春一夜来,三元为首众情得。

万汇潜臻俱是泰,玄化昭彰天作盖。

气和玉烛调阴阳,磨砻整顿知明代。

知明代,歌刑政,王道恢张千官盛。

任土陈仪四远来,衣佩锵锵言不尽。

拱极之心文与武,乾坤澄滤焕今古。

丹凤来仪见九重,我朝丕运还难遇。

感通玄贶时无比,五谷精华从兹始。

五色高吞日月明,百川尽归朝宗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