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长涧四首(其三)

县官发廪存鳏孤,民气未觉回昭苏。

老农向我更挥涕,陂坏渠绝田苗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社会中的一幅生动画面,展现了地方官员关注民生、救济孤寡的善行,以及在面对自然环境破坏和农业生产困境时百姓的无奈与哀伤。

“县官发廪存鳏孤”一句,点明了县官为了救济无依无靠的老人和孤儿,开仓放粮,体现了古代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然而,“民气未觉回昭苏”,尽管县官尽力施助,但民众的生活并未明显改善,暗示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艰难。

接着,“老农向我更挥涕”一句,通过老农的泪水,直接表达了农民面对困境的痛苦与绝望。他们向诗人诉说,因水坝毁坏、灌溉渠道断绝,导致农田干旱,作物枯萎,生活更加艰难。

整首诗通过对比县官的善举与百姓生活的实际困境,反映了宋代社会中官民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环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诗中蕴含着对底层民众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同情,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杉木长涧四首(其四)

阡陌纵横不可寻,死伤狼籍正悲吟。

若知赤子元无罪,合有人间父母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题中峰杉径

盘回山腹转脩蛇,横入中峰小隐家。

好把稚杉缘径插,待迎凉月看清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山寺逢僧谈命

此地相逢亦偶然,漫将牛斗话生缘。

时行时止非人力,莫问流年祇问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赠书工

平生欠要毛锥子,岁晚相看两秃翁。

却笑孟尝门下士,祇能弹铗傲西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