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高阳氏酌献用《祐安》

十月纳禾,民务藏盖。不有神休,民罔攸赖。

孟冬之吉,礼行不昧。神降百祥,昭著蓍蔡。

形式: 四言诗 押[泰]韵

翻译

在十月这个收获的季节,百姓忙着收藏谷物。
如果没有神灵的恩赐,百姓的生活就没有依靠。

注释

十月:农历十月份,秋收时节。
纳禾:收割庄稼。
民务:百姓忙碌。
藏盖:收藏粮食。
神休:神灵的恩惠。
攸赖:依赖,依靠。
孟冬:初冬,第一个冬季月。
吉:吉祥。
礼行:礼仪活动。
不昧:光明,清晰。
神降:神灵降临。
百祥:各种吉祥之事。
昭著:明显,显著。
蓍蔡:古代占卜用的蓍草和蔡草。

鉴赏

这段中国古诗描绘了一幅秋收冬藏的农事场景,并且融入了对神灵降福和祭祀活动的描述。诗中的意境平和而又不失庄重,体现了农业社会对于自然循环的尊重与依赖,以及通过宗教仪式来确保民众安康的传统信仰。

"十月纳禾,民务藏盖" 描述的是农民在秋季结束时收割谷物,并将之储存起来,为严冬做准备。这里十月指的是农历的十月,大致相当于公历的十一月,是中国古代的收获季节。

"不有神休,民罔攸赖" 表达了在没有神灵庇护的情况下,人民将无所依赖,这里体现了古人对于神灵的敬畏之心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无力感。

接下来的 "孟冬之吉,礼行不昧" 描述的是在初冬时节进行的祭祀活动,人们通过举行礼仪来确保神明降福。这里的“孟”通常指的是每个季节的开始,因此“孟冬”就是冬天的开始。

最后 "神降百祥,昭著蓍蔡" 则是对神灵降福景象的描绘,其中“昭著”意味着显著和明显,“蓍蔡”则是一种古代用来占卜吉凶的工具,这里可能暗示通过占卜确认神灵的旨意。

整体而言,诗中不仅展示了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更透露出对神圣力量的敬畏与依赖,以及通过宗教礼仪来维系社会秩序和安宁的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1566)

郊庙朝会歌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亚、终献用《文安》

盥爵奠斝,载虔载恭。笾豆静嘉,于乐鼓钟。

礼备三献,神具醉止。孰显神德,扬光纷委。

形式: 四言诗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神农氏酌献用《祐安》

猗欤先农,肇兹黍稷。既殖既播,有此粒食。

秬鬯洁清,彝樽疏幂。竭我瑶斝,莫报嘉绩。

形式: 四言诗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赤帝酌献用《祐安》

四月维夏,兆于重离。帝执其衡,物无疠疵。

于皇帝功,思乐旨酒。奠爵既成,垂福则有。

形式: 四言诗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奉俎用《丰安》

有牲在涤,从以骍牡。或肆或将,有洁其俎。

神嗜饮食,飶飶芬芬。莫腆于诚,神其顾歆。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