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才翁懒窝(其四)

山林日月长,城市炎凉急。

方看夏太清,已觉秋淅瑟。

因之念故山,鹤归松露滴。

收足否愿馀,此舟徒役役。

形式: 古风

翻译

山林中的日夜悠长,城市的冷暖变换快速。
刚刚欣赏夏日的清凉,已能感受到秋天的微凉气息。
于是想起故乡的山峦,白鹤归巢松露滴落。
是否能停下脚步,让这舟行不再劳顿。

注释

山林:指乡村或自然环境。
炎凉:形容城市的热与冷,人间世态。
故山:故乡的山。
鹤归:白鹤归巢,象征归隐。
松露:松树下的露水,常用来象征高洁。
收足:停下脚步。
徒役役:形容舟行劳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山林与城市的对比感受。"山林日月长"展现出山林中时间的悠长与宁静,而"城市炎凉急"则暗示都市生活的繁忙与世态炎凉。"夏太清"和"秋淅瑟"通过季节更替,传递出时光流逝和自然景色的变化,也暗含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敏感。

"念故山"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向往,"鹤归松露滴"更是借鹤归山林、松露滴落的画面,寄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最后两句"收足否愿馀,此舟徒役役",诗人反思自己是否应该放下尘世的忙碌,回归内心的宁静,暗示了他对当前生活状态的质疑和对自由闲适生活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都市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理想主义和隐逸文化的倾向。

收录诗词(56)

林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才翁懒窝(其二)

幽人肯一杯,受用今夜月。

携手步虚庭,履遍沙界雪。

疏林寂无声,细虫吟自切。

浩荡天宇开,虚襟共明洁。

形式: 古风

芭蕉

芭蕉我所爱,明洁而中虚。

禅房富灵根,颇似人清臞。

形式: 五言绝句

使君沈虞卿宗丞命赋郡圃罗汉树其树叶如杨梅经冬不彫生子若罗汉然使君云奇特古怪前所未见也

参云亭前罗汉树,非桧非杉独雄据。

苍皮剥落珊瑚寒,错节轮囷海花蠹。

修圆佛指叶沃光,刺历虾筒槎倒竖。

铜柯不受鸱蝮穿,翠葆还容藤蔓附。

藏牙敛翼方屈蟠,奋鬣张鳞忽驰骛。

突如破浪六鳌回,蜿若惊雷蛰蛟煦。

摩空飕飕永夏凉,薄雾惨惨晚秋雨。

白猿叫月时出没,紫凤栖烟乍飞举。

开花琐碎儿女笑,结子模糊罗汉具。

威仪庄肃初入定,向背跏趺欣共住。

蒙头大似安禅时,瞑目还同摩顶处。

得非天台五百仙,此地钵提曾得度。

偶然一念落树石,不觉形骸成布露。

何时收拾过石桥,未免根株伴龙顾。

更疑地主屈将军,开辟岩荒肇城宇。

剪除魔怪迎道猷,飞锡半千此焉驻。

神通堕在造化中,千载英灵飞不去。

犀坚久矣耐风霆,樗散非徒免斤斧。

盆山秀耸不足论,猊座婆娑通一路。

峥嵘下笑桃李繁,奇怪应须鬼神护。

使君自是名世才,善政报成多暇豫。

悠然领客上参云,篆隶传观酒深注。

平生好古丘壑会,指树轩渠命之赋。

我无文章光燄长,搜搅经时乏佳趣。

昨宵梦游兹树巅,环视溪山莽回互。

上云变幻舞龙鸾,下风清和写韶濩。

最高峰在樛枝底,方广寺随纤叶寓。

一枝一叶一沙界,应供各谈无义句。

启予一啸谁划然,八表泠泠树掀翥。

形式: 古风

姑苏道中(其一)

理棹出盘门,蓬窗挂秋晓。

芦花一溪雨,淅沥秋欲老。

念世多閒愁,居山未为好。

寒坐橹不鸣,蛩声乱衰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