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情复次前韵(其三)

悄悄轻寒未减衣,梨花庭院雨霏霏。

落红满地春将暮,人在天涯尚未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末时节的闺中情怀,细腻地展现了她对远方归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悄悄轻寒未减衣”,以女子的细微动作开篇,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春末的微寒并未因季节的变化而消散,女子依然穿着冬衣,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天气的凉意,更暗示了她内心的孤寂和对温暖的渴望。

“梨花庭院雨霏霏”一句,通过梨花盛开的庭院和细雨蒙蒙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梨花的洁白与细雨的轻柔交织在一起,既美又略显凄凉,仿佛是女子内心情感的外化。

“落红满地春将暮”进一步深化了季节的更迭感。随着花瓣的飘落,春天似乎也即将逝去,这不仅是自然界的轮回,也是女子心中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她或许在思考,春天的结束意味着什么,是否也预示着自己的等待将无果?

最后一句“人在天涯尚未归”,直抒胸臆,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她独自一人,身处遥远的地方,期盼着亲人能够早日归来,共同度过这段难熬的时光。这句话不仅揭示了诗的主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体现了古代社会中亲人分离的普遍现象及其带来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思念与哀愁的闺中世界,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挂念。

收录诗词(1154)

江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闺情复次前韵(其四)

万花时节恨弥漫,况是孤衾怯夜寒。

独对银灯谁是伴,更嫌罗帐绣双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闺情复次前韵(其五)

春困无心拨玉筝,纵然强拨调难成。

朝来旦托催归鸟,好向游人啼一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闺情复次前韵(其六)

郎如江水不回流,妾似贞松却耐秋。

万里关山悬妾念,十年飘泊为郎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闺情复次前韵(其七)

象床鸳被郁金香,人去天涯妾梦长。

闻说狂夫有书信,起来颠倒着衣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