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北两石门,上下一灵鹫。
仰看莲峰立,忽见天门透。
这首诗描绘了郎山的壮丽景色,尤其是对龙门的描写充满了想象与神秘感。
“南北两石门,上下一灵鹫。” 开篇即以“两石门”和“一灵鹫”点明地点与自然景观,石门作为门户的象征,灵鹫则增添了神秘与灵动之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仰看莲峰立,忽见天门透。”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仰望时的景象,莲峰直立,仿佛是大自然的笔触勾勒出的一幅画卷。而“天门透”则暗示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穿越了某种界限,引人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丰富的想象力,将郎山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不详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乱峰排鸟道,一水会龙门。
禹力不到处,犹如沧海尊。
祗命款园陵,俶装事行役。
黄叶宿几程,青山馆三日。
西山积翠气,空外摩青天。
飞筇不到处,独鸟冲寒烟。
山前红树合,山顶白云封。
山中有兰若,日暮闻疏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