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秋末时节,农人忙碌而喜悦的生活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田间劳作的生动画面。
首句“秋尽登成后”,点明时间背景,秋天已尽,丰收之后,农人们开始享受劳动的果实。接着,“田家乐事多”一句,直接表达了农人的喜悦之情,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溢于言表。
随后,诗人通过具体场景的描写,进一步展现田家之乐。临泉涤酒器,向日理渔蓑,这两句描绘了农人在泉水边清洗酒具,在阳光下整理渔具的情景,既体现了生活的闲适,也预示着即将开始的渔猎活动。
“野阔孤烟起,沙长倦鸟过。”这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广阔的田野上,一缕孤烟缓缓升起,远处,倦鸟在长沙上飞过,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这样的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映衬出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最后,“客来闻犬吠,却恐是催科。”这一句巧妙地将场景转换到农人家中,当有客人来访时,狗吠声响起,农人担心这可能是官府催收赋税的声音,流露出对生活琐事的担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农民生活的不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融入,不仅展现了秋末田家的乐事,也反映了农人生活的艰辛与希望,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