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不遇

久思成德士,家居山裹山。

云深何惮远,路险不知难。

幽鸟藏林语,残花点石斑。

行踪无觅处,惆怅自空还。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友者在山中寻觅友人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感慨。首句“久思成德士”表达了访友者对品德高尚之人的长久思念,预示了此次山中之行的目的。接着,“家居山裹山”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访友者居住环境的幽静与隐逸,暗示了友人可能同样生活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

“云深何惮远,路险不知难”两句,通过访友者的行动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探索未知的勇气,即使面对重重困难和遥远的距离也不退缩。这种精神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相呼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幽鸟藏林语,残花点石斑”描绘了山中的生动景象,鸟儿在密林间自由鸣叫,花朵虽已凋零但依然点缀着岩石,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宁静。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寓意着访友者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感知。

最后,“行踪无觅处,惆怅自空还”表达了访友未遇的失落与淡淡的忧伤,访友者在山中寻找友人的踪迹却未能如愿,心中不免有些许惆怅。然而,这种情感并未使他完全消沉,而是以“自空还”收尾,暗示着即便未能见到友人,但这次山中之旅本身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访友者在自然中的探索与感悟,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渴望,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之情。

收录诗词(1)

赵师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门岩

胜境传天下,曾封第七山。

一岩悬石际,万木插云间。

鸟过暮天碧,牛眠冬日闲。

歌声初隐隐,疑自武陵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眼前虽有还乡路,马上曾无放我情。

形式: 押[庚]韵

洞房人不见,相望摘杨花。

形式: 押[麻]韵

苕溪

广苕山下有源深,发此清流去不浑。

直抵太湖三百里,滔滔分入海天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