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暮国清寺留题

天台山下寺,冬暮景如屏。

树密风长在,年深像有灵。

高钟疑到月,远烧欲连星。

因共真僧话,心中万虑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天台山脚下的寺庙,冬日傍晚景色如画屏。
茂密的树林中,寒风吹过仿佛有灵性显现。
高悬的钟声似乎直抵月宫,远处的烟火几乎连起星光。
我与真正的僧人交谈,心中的万千忧虑顿时宁静。

注释

天台山下寺:指代天台山脚下的寺庙。
冬暮:冬季的傍晚。
景如屏:景色如画,如同屏风一般。
树密:树木茂密。
风长在:寒风吹拂。
年深:岁月久远。
像有灵:仿佛有灵性。
高钟:高高的钟声。
疑到月:好像直达月亮。
远烧:远处的烟火。
欲连星:似乎连接星空。
真僧:真正的僧人。
万虑宁:万千忧虑消除,内心安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天傍晚时分的静谧寺庙景象。"天台山下寺,冬暮景如屏"一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山脚下的寺庙在冬日黄昏时分的宁静美丽,如同挂屏一般。紧接着的"树密风长在,年深像有灵"则通过对树木和风的描写,传达了时间的沉淀和自然界的神秘感。

诗人接下来笔触轻盈地描绘了寺院中的钟声和远处的烟火:"高钟疑到月,远烧欲连星"。这里不仅展现了听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深处对超脱尘世的一种向往。

最后两句"因共真僧话,心中万虑宁"则表达了诗人与寺庙中的高僧交流后的内心感受。通过这种精神的沟通和交流,诗人的内心得到了平静,万般忧虑尽消。

这首诗以其清新淡雅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心灵世界的深刻体悟,是一首充满禅意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6)

刘昭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伤雨后牡丹

废功看不已,醉起又持杯。

数日帘常卷,中宵雨忽来。

凄凉无戏蝶,零落在苍苔。

造化根难问,令人首可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怀华山隐者

先生入太华,杳杳绝良音。

秋梦有时见,孤云无处寻。

神清峰顶立,衣冷瀑边吟。

应笑干名者,六街尘土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灵溪观

鳌海西边地,宵吟景象宽。

云开孤月上,瀑喷一山寒。

人异发常绿,草灵秋不乾。

无由此栖息,魂梦在长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经费冠卿旧隐

节高终不起,死恋九华山。

圣主情何切,孤云性本闲。

名传中国外,坟在乱松间。

依约曾栖处,斜阳鸟自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