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草木阴阳亦两齐,若还缺一不芳菲。
初开绿叶阳先唱,次发红花阴后随。
常道只斯为日用,真源返覆有谁知。
报言学道诸君子,不识阴阳莫强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草木生长过程的观察,表达了阴阳平衡的哲学思想。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事物比喻为道德修养的过程,强调了阴阳两者不可偏废的重要性。
"草木阴阳亦两齐"这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即自然中阴阳二气是平衡共存的,而这种平衡正是万物和谐共生的基础。紧接着,"若还缺一不芳菲"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没有了平衡,世界就失去了它的美好。
接下来的两句"初开绿叶阳先唱,次发红花阴后随"具体描绘了草木生长的情景。这里,诗人通过“阳先唱”和“阴后随”的排比手法,不仅展示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旺盛,也象征着道德修养中的顺序与适时。
最后两句"常道只斯为日用,真源返覆有谁知。报言学道诸君子,不识阴阳莫强嗤"则深化了主题。诗人提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循天地之大道,而这种修养的根本在于对阴阳变化的理解和把握。末句中的“不识阴阳莫强嗤”表达了一种警醒,即如果不能领会阴阳之理,那么再去强求修道便是无知的行为。
整首诗通过生动自然的景象,引导读者思考生命与世界的根本法则,以及个人修养对理解和顺应这些法则的重要性。
不详
黄芽白雪不难寻,达者须凭德行深。
四象五行全藉土,三元八卦岂离壬。
鍊成灵质人难识,消尽阴魔鬼莫侵。
欲向人间留秘诀,未闻一个是知音。
好把真铅著意寻,莫教容易度光阴。
但将地魄擒朱汞,自有天魂制水金。
可谓道高龙虎伏,堪言德重鬼神钦。
已知永寿齐天地,烦恼无由更上心。
莫把孤阴为有阳,独修一物转羸尪。
劳形按引皆非道,鍊气餐霞总是狂。
毕世谩求铅汞伏,何时得见虎龙降。
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元是药王。
休鍊三黄及四神,若寻众药便非真。
阴阳得类归交感,二八相当自合亲。
潭底日红阴怪灭,山头月白药苗新。
时人要识真铅汞,不是凡砂及水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