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杂咏(其七)舟中闻雁

我本钓鱼客,秋江晚候潮。

雁归芦苇岸,人倚木兰桡。

细语互相答,野情如见招。

隔波听未彻,云水两迢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上秋景图。诗人以“我本钓鱼客”开篇,自述身份,暗示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接着,“秋江晚候潮”点明时间与地点,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雁归芦苇岸,人倚木兰桡”两句,通过雁与人的形象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生。大雁南飞,回归故乡,象征着对家的向往;而人则倚靠在木兰船桨上,悠闲地等待潮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细语互相答,野情如见招”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与情感共鸣。细语间仿佛能听到自然界的呼唤,这种“野情”不仅指自然界的景象,更包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深处的呼唤。

最后,“隔波听未彻,云水两迢迢”以波光粼粼的水面和遥远的云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深远而辽阔的意境。诗人虽未能完全听清那细语的对话,但心中已感受到与自然的深深连接,云水相接之处,蕴含着无限的遐想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秋江晚景的细腻描绘,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深刻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雁杂咏(其八)城楼闻雁

落叶古城秋,遥声起百忧。

惊禽来绝塞,寒月下南楼。

高不及星汉,卑惟恋荻洲。

玉关人未入,应悔觅封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闻雁杂咏(其九)山间闻雁

渺矣冥鸿迹,逢山得自如。

片云随去住,孤鹤互相于。

出谷为求友,闻声独起予。

凭君寄消息,白首老樵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闻雁杂咏(其十)溪边闻雁

清溪流湱湱,枕石日耽眠。

翻笑云中翼,偏惊物外禅。

一音分众籁,微响杂高蝉。

直入蒹葭去,秋风又一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闻雁杂咏(其十一)过桥闻雁

咫尺虎溪水,危桥著屐过。

旅禽知此意,留语入烟萝。

天路难如此,秋云薄较多。

稻粱非所羡,相戒慎风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