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居

今我非故我,行禅坐亦禅。

送风当八面,一钵老三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宋代员兴宗的《燕居》,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禅者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环境的超然态度。

“今我非故我”,开篇即点明了禅者对自我认知的转变,暗示了从世俗的自我到超越的自我之过渡。在禅修的过程中,个体逐渐剥离了世俗的束缚,认识到自我并非恒常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的。这种自我认知的转变,是禅修者内心深处的觉醒,也是通往心灵平静的第一步。

“行禅坐亦禅”则进一步阐述了禅者的日常生活与修行的融合。无论是行走还是静坐,都是一种修行的状态。禅者将生活的每一刻都视为修行的机会,无论是在行动中还是在静思中,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专注。这种境界体现了禅宗追求的“生活即修行”的理念,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的重要性。

“送风当八面”,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禅者对于外界环境的超然态度。在禅者的眼中,自然界的风吹草动,四季更迭,都是宇宙间自然而然的现象,无需过多的在意或干预。这种态度体现了禅者对世间万物的包容与接纳,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通过“送风当八面”,禅者仿佛将自己融入了自然之中,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

“一钵老三川”,最后这一句则展现了禅者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一钵,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三川,可能指的是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寓意广阔的天地。这句话意味着禅者虽然生活在尘世,但心却如同这广阔天地一般,不受物质世界的局限,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由。通过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禅者超脱世俗、心系宇宙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燕居》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展现了禅者在日常生活中对自我认知的转变、对生活的全然投入、对自然环境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广阔宇宙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禅诗。

收录诗词(159)

员兴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新滩险恶不可前遂出乘滩下舟作诗送滩上舟

水面数千里,赖公托此身。

如何阻恶滩,与我为参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代舟答

我实假众力,送君游蛮荆。

滩危不可前,徒有济川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再送舟

公非不通险,任重载者浅。

此去荷责轻,又得先归便。

形式: 五言绝句

舟再答

此去责虽轻,恐为商贾资。

细瓷枉压我,使我成徇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