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别(其二)

何如不相见,相见又相离。

桃柳秋多雨,攀条赠别时。

江亭风笛晚,小住益凄其。

明镜朝来看,霜华上鬓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深的离别之情。首句"何如不相见,相见又相离"表达了诗人对无法避免的离别的无奈和遗憾,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接着,"桃柳秋多雨"以秋天的桃柳和连绵的雨水为背景,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氛围,象征着友谊在风雨中更显珍贵。

"攀条赠别时"具体描绘了临别时的情景,诗人亲手折下树枝作为赠物,这一动作充满了深情和不舍。"江亭风笛晚"进一步渲染离别时刻,晚风吹过江边的亭子,伴随着凄凉的笛声,增添了离别的伤感。"小住益凄其"则强调了短暂相聚后分别的更加悲凉。

最后两句"明镜朝来看,霜华上鬓丝"以明镜自照和鬓边的白发,形象地展示了岁月流逝和离别带来的苍老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无情和友情易逝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清人何若瑶在送别诗中的独特风格。

收录诗词(5)

何若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饮酒

夜来细雨闻啼鸦,晓来红日朝窗纱。

春光烂漫浩无著,散作千树万树樱桃花。

可怜飞花飞不住,可奈春来又春去。

我如胡蝶替共愁,约束春光入诗句。

东风一片湖上来。碧云似水添春醅。

一首新诗一斗酒,大笑春光归我手。

醉化春光何处飞,流莺日日啼花枝。

形式: 古风

东斋

东斋无客来,萧然惬幽独。

随抽架上书,展向窗间读。

夜来微雨过,无声入深竹。

晓闻双雀语,万叶新如沐。

物性各得所,吾生安不足。

何必希至人,虑淡自无欲。

形式: 古风

万寿寺

门外即西山,山势莽回互。

门内尽奇石,石气积云雾。

遥青与近绿,朝暮各殊趣。

坐卧于其间,割然得奇悟。

谡谡松风来,天籁此中度。

据石看青山,遐情引烟素。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访端木子彝舍人

官冷诗情澹,心间道味长。

午蜂喧隔院,孤鹤立斜阳。

松叶堆茶灶,藤花点石床。

尘缨欣暂濯,幽绝似沧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