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潭口

吹面北风来,拂鬓坚冰至。

轩冕委道途,衮绣易毡毳。

百年杂丑好,始酬四方志。

浩歌激浮云,亭亭复揽辔。

羲驭几曾停,谁当扫幽翳。

形式: 古风

翻译

北风吹过脸颊,带来坚硬的冰霜。
华丽的官袍和礼服被丢弃在路边,华丽的丝绸换成了粗羊毛。
一生中经历了各种好坏,才实现了四方的志向。
高声歌唱激荡云霄,我再次握住缰绳。
羲和驾车从未停歇,谁能清除心中的阴霾?

注释

吹面:形容风吹过脸庞的感觉。
拂鬓:指风吹过鬓发。
轩冕:古代官员的车乘和礼帽,象征权力和地位。
衮绣:古代帝王和贵族的华美服饰。
毡毳:粗羊毛,与华丽的绸缎形成对比。
丑好:好坏,善恶。
四方志:四方的抱负或志向。
浩歌:大声歌唱。
幽翳:阴暗、阴影,比喻内心的困扰。

鉴赏

诗人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行旅图景。"吹面北风来,拂鬓坚冰至",北风凛冽,吹得面颊生疼,连鬓发也被寒气凝结成冰。这两句设定了一个严酷的冬季环境。

接着是"轩冕委道途,衮绣易毡毳"。诗人穿着厚重的轩车(古代贵族所乘之车辆)和冕服(一种官服),但即便如此,也难以抵挡寒风。轩车在道路上行驶时,连车辇都被积雪覆盖,而衮绣(华美的衣服)也易于毡毳(羊毛织品)中,这些细节突显了冬日之冷。

"百年杂丑好,始酬四方志"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壮志豪情。尽管岁月悠长,世事纷扰,但他仍旧保持着对四面八方事务的关注和担当。这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一种坚守,也体现了诗人的胸襟与抱负。

"浩歌激浮云,亭亭复揽辔"中,诗人以豪迈之姿唱出了震天动地的歌声,直达云霄。他在马车上驭马回望,心中充满了对旅途所见风景与生活的感慨。

最后两句"羲驭几曾停,谁当扫幽翳"则显得有些许迷茫。羲驭,即驾御之意,诗人似乎在问自己或他人,在这漫长而艰难的旅途中,我们何时才能停下脚步?"谁当扫幽翳"则更深一层,表达了对未来路途的迷惘与探索。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强烈的情感力量,展现了一位行者在严寒冬日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豪迈形象。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古心江先生以旧弼出镇长沙癸酉十月乙亥是为七十六岁门人文某以一节趋走部内谨拟古体一首为寿

炎图启丕运,皇路熙以平。

蜿蟺发令姿,有美洵一人。

鸿藻舒朝华,大音锵韶钧。

黼珽丽三阶,火龙昭紞纮。

桓圭殿南服,熊旂被金城。

瞻彼鹑为火,翼轸宣其精。

祥鸾舞瑶席,鸣凤翔娲笙。

孟冬兆阳气,西北无浮云。

驾言酌春酒,可以写我情。

扬旌下祝融,躧履朝泰清。

嘉猷扇九垓,还以邃古淳。

君子保金石,所以永国成。

纯嘏锡千岁,绵绵赞休明。

形式: 古风

古乐府

珊瑚香点胭脂雪,芙蓉帐压春云热。

明朝早弄灯前月,潋滟九霞碧藕折。

璇杓高耸婺女明,金波漾晓辉郎星。

赤琼曲里长眉青,头上更有瑶池君。

六九五十四东风,西蟠桃花花未红。

鸣鸾鼓玉声玲珑,绿毛蒙茸莲水龟。

媥斓五色人间稀,春多瑞叶不敢飞。

冰壶光满鱼龙转,笑中低舞玉钗燕。

明年今日长秋殿,安舆入侍金桃宴。

形式: 乐府曲辞

召张世杰第十七

诏发西山将,熊虎亘阡陌。

笳鼓凝皇情,佳气向金阙。

形式: 五言绝句

叹世道第一百九十二

古来遭丧乱,丈夫多英雄。

悠悠委薄俗,岂非吾道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