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

吴会风流。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

瑶台绛阙,依约蓬丘。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

触处青娥画舸,红粉朱楼。方面委元侯。

致讼简时丰,继日欢游。襦温裤暖,已扇民讴。

旦暮锋车命驾,重整济川舟。

当恁时,沙堤路稳,归去难留。

形式: 词牌: 瑞鹧鸪

翻译

吴会之地风流美好,人口众多,水边山头景色宜人。
仙境般的瑶台和红色宫阙隐约可见,仿佛蓬莱仙岛。这里富饶繁华,威势超过其他十三州。
处处可见美丽的女子乘坐画舫,红粉佳人居住在华丽的高楼。重要的职位委派给贤能之士。
治理公正,年成丰收,人们整日欢庆。百姓衣食无忧,歌颂太平。
早晚都有官员乘车出行,忙碌于治理和筹备救济船只。
在那样的时刻,沙堤上的道路平稳,但要离开却让人难以割舍。

注释

吴会:古代中国地区名,指吴地和会稽一带。
风流:形容地方风情美好,也指人物风度潇洒。
瑶台:神话中的仙宫,象征仙境。
蓬丘:传说中的仙岛。
万井千闾:形容人口众多,房屋密集。
元侯:古代高级官员的称呼。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江南吴地的繁华景象和富庶气象。"吴会风流"四字点明了地方特色,"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展现了山水相间的优美风光。"瑶台绛阙,依约蓬丘"运用神话色彩,形容城市的壮丽如仙境。接下来描述了城市的繁荣富裕,商业发达,富甲一方,船只装饰华美,楼阁红粉映照。

词中歌颂了地方官员的治理有方,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致讼简时丰,继日欢游"体现了其政绩卓著。"襦温裤暖,已扇民讴"进一步强调了人民生活的富足和对官员的爱戴。结尾部分,词人想象官员忙碌于公务,但仍然希望有暇整顿民生,造福百姓,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对离去的不舍之情。

总的来说,柳永的《瑞鹧鸪》通过对吴地风土人情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宋代江南的繁荣景象和理想化的政治局面,词风婉约,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218)

柳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 字:景庄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
  • 生卒年:约987年—约1053年

相关古诗词

瑞鹧鸪

宝髻瑶簪。严妆巧,天然绿媚红深。

绮罗丛里,独逞讴吟。一曲阳春定价,何啻值千金。

倾听处,王孙帝子,鹤盖成阴。凝态掩霞襟。

动象板声声,怨思难任。嘹亮处,迥压弦管低沈。

时恁回眸敛黛,空役五陵心。

须信道,缘情寄意,别有知音。

形式: 词牌: 瑞鹧鸪

鹊桥仙

届征途,携书剑,迢迢匹马东去。

惨离怀,嗟少年易分难聚。

佳人方恁缱绻,便忍分鸳侣。

当媚景,算密意幽欢,尽成轻负。此际寸肠万绪。

惨愁颜、断魂无语。和泪眼、片时几番回顾。

伤心脉脉谁诉。但黯然凝伫。暮烟寒雨。

望秦楼何处。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慢卷紬

闲窗烛暗,孤帏夜永,欹枕难成寐。

细屈指寻思,旧事前欢,都来未尽,平生深意。

到得如今,万般追悔。空只添憔悴。

对好景良辰,皱着眉儿,成甚滋味。红茵翠被。

当时事、一一堪垂泪。

怎生得依前,似恁偎香倚暖,抱着日高犹睡。

算得伊家,也应随分,烦恼心儿里。

又争似从前,淡淡相看,免恁牵系。

形式: 词牌: 慢卷绸

殢人娇(其二)

当日相逢,便有怜才深意。歌筵罢、偶同鸳被。

别来光景,看看经岁。昨夜里、方把旧欢重继。

晓月将沉,征骖已鞴。愁肠乱、又还分袂。

良辰好景,恨浮名牵系。无分得、与你恣情浓睡。

形式: 词牌: 殢人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