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观秋赛有感

莺燕重围,鱼龙百戏,画船争趁秋阳。

箫鼓声中,有人独立神伤。

当时曾泛鸱夷艇,怎重来、已失鸳行?

只银塘、一抹残霞,想见容光。

少年豪兴消磨尽,已伤秋伤别,况在他乡?

会过人稀,眼前愈觉苍茫。

分明妆阁无多路,隔重帘、便是三湘。

恼吴儿、木石无情,乱我柔肠。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高阳台·观秋赛有感》由清代词人黄人所作,描绘了观秋赛时的感慨与思绪。

开篇以“莺燕重围,鱼龙百戏,画船争趁秋阳”描绘出一幅热闹非凡的秋日赛会场景,莺歌燕舞,鱼跃龙腾,画船竞逐于阳光之下,充满生机与活力。接着,“箫鼓声中,有人独立神伤”,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一位孤独者独自站立,内心充满了忧伤,形成鲜明对比。

“当时曾泛鸱夷艇,怎重来、已失鸳行?”追忆往昔,曾经乘着大腹扁舟游历,如今归来,却已失去了同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接下来,“只银塘、一抹残霞,想见容光”,银色的池塘上,一抹晚霞映照,仿佛看见了往日的风采,流露出对美好回忆的怀念。

“少年豪兴消磨尽,已伤秋伤别,况在他乡?”年少时的豪情壮志已被岁月消磨殆尽,面对离别之伤,再加上身在他乡的孤独,情感更加沉重。接下来,“会过人稀,眼前愈觉苍茫”,随着聚会的人越来越少,眼前的景象愈发显得荒凉。

“分明妆阁无多路,隔重帘、便是三湘。”妆阁虽近在咫尺,却被重重帘幕阻隔,如同与远方的三湘之地相隔,表达了对距离与隔阂的无奈。最后,“恼吴儿、木石无情,乱我柔肠”,即便是无知的孩童和无情的石头也能触动人心,更不用说那些复杂的情感纠葛,让人难以自持。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观秋赛时的个人感受与思考,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以及对人性与情感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426)

黄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

齐女门边,白公里左,飘零满地閒情。

绕遍平桥,不闻传婢呼声。

龙华纵有三生约,倩何人、传语瑶扃?

谩追随,芝盖花幛,此处重经。

招摇市上黄金相,笑神君山鬼,呼吁无灵。

兰芷芳销,可能招我骚魂?

寻常住处都难问,感秋来、燕子先惊。

算依然、风月清嘉,变做愁城。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高阳台(其一)常州吕侠出其姐氏《春阴词》见示,立和二阙

拾翠寒盟,绣鸳人懒,苔痕锁遍朱门。

非雨非晴,琐窗长是黄昏。

远山约略逞愁黛,试推帘、已隔重云。

是年时、中酒心情,天亦微醺。

黏天芳草无情碧,便不经离别,已够销魂。

柳眼惺忪,长条未惯牵人。

杏花深处携樽去,任鸠声、啼遍前村。

怕重来、绿到天涯,辜负寻春。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高阳台(其二)常州吕侠出其姐氏《春阴词》见示,立和二阙

凤嘴愁凝,蝶衣凉褪,更无花影当门。

妆罢薰香,消磨燕昼鹃昏。

一丝帘额嫠蟾影,背东风、偷梦梨云。

镇无聊、未枕先眠,未酒先醺。

城南咫尺香车路,问俊游旧迹,如梦如魂。

小立回廊,烟鬟难认何人。

闹红消息懵腾过,剩垂杨、绿暗连村。

是东皇、预借秋心,酝酿芳春。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齐天乐.寒蝉

一枝未稳金飙动,携琴向谁深诉?

玄鬓先凋,纱衣渐冷,换了飞扬心绪。疏阴可数。

又添种凄凉,叶声如雨。

寒雁初来,长天远近话迟暮。

重经齐女冢畔,惊无情一碧,哽咽难语。

地回长饥,身轻欲蜕,料理铜盘清露。啼蛩更苦。

还伏处蓬蒿,羡伊仙去。料得螳螂,亦难持斧舞。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