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七首(其三)

是心亦犹人,我岂悲富贵?

极知得有命,常恐坠不义。

才薄未易称,去来矧难系。

何如田南山,食力差少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道德选择的深刻思考。首句“是心亦犹人”揭示了诗人认为人心皆有相似之处,即使在面对富贵时,他并未感到过度悲伤或羡慕。接着,“我岂悲富贵”进一步表明他对物质财富的态度,强调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极知得有命,常恐坠不义”表达了诗人深知命运的存在,但他担心的是个人行为是否符合道义,这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责任感。他自谦才学不足,难以轻易获得赞誉或地位,同时感叹人生的无常和不易把握。

最后两句“何如田南山,食力差少愧”,诗人推崇像南山农夫那样自食其力的生活,认为这种生活方式虽然简单,但至少没有违背良心,少了一些因依赖他人或不正当手段而产生的愧疚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追求和对生活的独立思考,具有浓厚的道家和儒家思想色彩。

收录诗词(365)

刘鹗(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七首(其四)

东邻有处女,灼灼桃李神。

娉婷不肯嫁,爱此天地身。

惟恐失所托,悔恨难自陈。

踟蹰悄无言,日照空闺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拟古七首(其五)

荆山一片玉,秀气钟鸿濛。

幽晖不自衒,老雨苍苔封。

纷纷他山石,举世多拙工。

卞和今岂无,至宝宁终穷?

形式: 古风

拟古七首(其六)

京城海子上,有僧持双铃。

诵经二十载,寒暑白发生。

辛勤积涓埃,佛阁开明荧。

吾心若更苦,天地何冥冥。

形式: 古风

拟古七首(其七)

沟断跻牺樽,骐骥困盐车。

时乎将奈何,今古谁贤愚?

北风号枯梢,落日明寒芜。

未遇非所惜,但恐流年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