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鲍皋的《北固秋望》描绘了一幅深秋登高所见的壮丽景象。首句“风高海远雁啼声”,通过风声、雁鸣,展现了辽阔的海面和渐行渐远的雁阵,渲染出一种苍茫的秋意。次句“天末楼台上晚晴”则点明了诗人登楼的时间和地点,傍晚的晴空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宁静与明亮。
“山合金焦三割据,江分吴楚两纵横”两句,运用历史典故,将眼前山水与三国时期的吴、蜀、东晋的历史地理联系起来,增添了时空的深度和历史的厚重感。山势如分割三国的界线,江水则划分了吴国和楚地的疆域,展现出历史的沧桑变迁。
“孤城立马寒云阔,绝浦收帆落日平”进一步描绘了秋日景色,孤城独立,诗人骑马立于寒云之下,江边的尽头,船只收帆,夕阳西下,画面寂寥而壮美。最后,“欲作江南秋望赋,少年谁是庾兰成”以庾信自比,表达了诗人对壮丽秋景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能否像庾信那样写出传世佳作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日北固山的景色为背景,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元素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沉的历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