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瑞龙吟·延寿寺济公招赏雨中牡丹》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郭则沄所作,描绘了在延寿寺中济公邀请赏雨中牡丹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开篇“垂虹转”,以“垂虹”为喻,形象地描绘了雨后彩虹的美丽景象,引出下文对延寿寺中牡丹的描写。接着“依旧翠径通门,画廊连院”,通过“翠径”、“画廊”、“连院”的描绘,展现了延寿寺内环境的幽静与雅致。随后,“空帘长日无人,愁罗恨绮,伤春谁见”几句,运用拟人手法,将帘子、罗绮赋予情感,表达了在无人赏花时的寂寞与哀愁,以及对春天逝去的感伤。
“暗凝眄”至“新寒似浅”四句,进一步刻画了牡丹在雨中的姿态,通过“凤鬟低亸”、“露浓香溅”等细节,展现出牡丹在雨中的娇美与清新。接着,“行云半湿罗裙,宝阑斜倚,新寒似浅”几句,以行云、罗裙、宝阑等意象,描绘了牡丹在雨中的轻盈与柔美,同时暗示了赏花者的内心感受。
“抛尽罗屏前梦,系情休问,宣华亭苑”几句,通过“罗屏前梦”、“宣华亭苑”等意象,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释怀的情绪。“罢舞翾风,芳心含恨犹卷”两句,则以“罢舞”、“翾风”、“芳心含恨”等词,形象地描绘了牡丹在风雨中的挣扎与无奈,以及内心的痛苦与不甘。
最后,“维摩病榻,坐送千红断”一句,以佛教故事中的维摩诘居士病榻上的情景,象征着赏花者在面对自然与人生的无常时的无力与感慨。“思量到、灯床对话,歌屏尘扇”几句,通过想象中的对话与回忆,进一步深化了对牡丹、对自然、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点泪金尊懒,拚付与吴弦,潇潇弹遍”几句,以“点泪金尊”、“吴弦”等意象,表达了对牡丹的深情与不舍,以及通过音乐来寄托情感的尝试。“醉痕最惜,一襟花片”两句,则以“醉痕”、“一襟花片”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赏花者在酒醉之后对牡丹的依恋与怀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雨中牡丹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