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文学家王夫之所作的《清平乐·鹧鸪》。诗人以鹧鸪的叫声和形象为载体,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和人生的感慨。
"但南无北"描绘了鹧鸪的飞翔轨迹,它只向南方飞去,无法北归,暗示了诗人对北方故乡的深深怀念。"费尽丁宁舌"则形容鹧鸪鸣叫的频繁和急切,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和忧虑。
"说与天涯行不得"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法抵达的无奈,如同鹧鸪的哀鸣,即使声音传到天涯海角,也无法改变其无法归家的事实。"也似欲啼清血"更是夸张地表达了鹧鸪内心的悲痛,仿佛它的啼声中带着血泪。
"空山烟雨霏微,离披败叶低飞"的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迷茫的氛围,与鹧鸪的境遇相映成趣。"乳燕莫誇轻俊"暗指自己虽然不如乳燕般轻盈自由,却同样身陷困境,无法摆脱人生的羁绊。
最后,"人间何处乌衣"以乌衣巷的典故,感叹世事变迁,昔日繁华已不在,自己身处的世间再无熟悉的故人和往昔的荣光,流露出深深的失落和沧桑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鹧鸪的形象,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人生的无奈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