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庵依兜率寺,小憩俗心灰。
竹密暑不到,窗虚风自来。
山昏飞鹤下,磬断定僧回。
拂拭残碑看,年深厚绿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于名为“祖师庵”的寺庙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清幽。庵依傍着兜率寺,四周环境清雅,让俗世的心灵得以暂时平息。竹林茂密,遮挡了炎炎夏日的酷热,而窗户敞开着,微风自然吹来,带来一丝凉意。
山色昏暗,仿佛预示着鹤鸟即将降落,而寺庙中的钟磬声渐渐消散,暗示僧人们已经结束了一天的修行,返回禅房。诗人拂去碑石上的尘埃,仔细阅读,发现上面刻着的字迹虽已斑驳,但岁月的痕迹却显得格外深沉,绿苔覆盖,更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中静谧祥和的氛围,以及诗人内心由喧嚣到平静的转变,体现了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
不详
英字实存。唐诗人厉玄之后也,素有能诗名。历走闽、海、江、淮、燕、汴。一日登径山,闻钟声,有省,遂弃官为浮屠,结茅天目山中。数年,遍参诸方,有道尊宿,皆印可之,故其诗有超然出世间趣。别号「白云」,即以名其诗集。牟巘翁、赵松雪、胡长孺、林石田、赵春洲辈皆为之序云
君归何处所,迢递浙江东。
千里故人别,一尊今夜同。
客愁灯影外,蛩语月明中。
潮水将离思,茫茫逐去篷。
画桡归去歇笙箫,水影山光共寂寥。
一叟相逢双鬓雪,向人犹自话前朝。
慧日峰前阁,重来百感增。
空存黄面老,不见白头僧。
道偈书犹在,埋铭刻未曾。
有诗行已久,何必上传灯。
深夜相思浣水边,情怀堪恨复堪怜。
云山千里书不到,风雨一楼人独眠。
蛩带秋声吟壁下,鼠窥灯影山窗前。
去年记得西湖上,醉倒荷花香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