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宋代诗人苏过所作,题为《次韵叶守端阳日湖上宴集》。诗中描绘了端午节在湖上宴集的情景,展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文人聚会的雅趣。
首句“谬玷英髦齿故乡”,以谦逊之语开篇,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与在场文人相比的自谦之意,同时也暗示了宴会地点为故乡。接着,“西溪云日晓苍凉”一句,通过描绘清晨西溪上的云雾与日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为宴会的背景增添了一抹诗意。
“樽倾北海佳辰至,乐入熏风昼漏长”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宴会上酒杯满溢、音乐悠扬的场景,以及随着熏风的吹拂,白昼似乎变得更加悠长,营造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这里“北海”借指酒,暗喻宴会的豪迈与欢愉。
“未放巾车陶令去,且容拓戟少陵狂”两句,运用典故,将宴会比作古代文人雅集,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其中“陶令”指的是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他以隐居田园著称;“少陵”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别称,此处借指宴会中的狂放不羁之态。
最后,“他时傥与安昌客,还许门生到后堂”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以及对年轻学子能够参与其中的欣慰之情。这里的“安昌客”可能是指宴会中的宾客,而“门生”则暗示了诗人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年轻一代的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场端午节在湖上的宴集,不仅展现了节日的欢乐与文人的雅趣,也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的追忆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