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净慈方丈

方方一丈牯牛栏,佛祖驱来要透关。

聊借眉毛相架搆,遮天盖地黑漫漫。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一方有一丈见方的牛栏,佛祖要驱使它通过难关。
姑且借用它的眉毛作为桥梁,遮天蔽日一片漆黑。

注释

方方:形容尺寸大。
一丈:古代长度单位,约等于3米。
牯牛栏:大型牛舍。
佛祖:佛教中的最高神祇。
驱:驱赶。
透关:突破难关。
聊借:姑且借用。
眉毛:指代事物,这里可能象征力量或障碍物。
相架搆:作为桥梁支撑。
遮天盖地:形容范围广大,无边无际。
黑漫漫:形容黑暗深沉。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禅宗修行的场景,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了佛法修行者的决心和环境。"方方一丈牯牛栏"比喻修行者所处的狭小空间,如同一头巨大的牯牛被限制在小小的围栏中,象征着修行者面对的困境和挑战。"佛祖驱来要透关"则暗示了修行者是在佛祖的引导下,努力突破自我,寻求解脱。

"聊借眉毛相架搆"运用夸张手法,将眉毛比作桥梁,表示修行者通过微小的缝隙或微妙的领悟,试图连接内外,达到精神上的超越。"遮天盖地黑漫漫"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困境的深沉和广阔,同时也暗含了修行者内心的坚定与对未知的探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禅意,体现了宋代理学禅宗融合的特点,表达了修行者在艰难困苦中寻求智慧和解脱的决心。

收录诗词(219)

释如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八首(其一)

清贫三盏便轻酬,万里曹门出郑州。

尽情斫却月中桂,恼乱春风卒未休。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偈颂九首(其八)

妙音观世音,具足神通力。

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形式: 偈颂

偈颂九首(其七)

平地起骨堆,虚空剜窟笼。

蓦透两重关,拈却黑漆桶。

形式: 偈颂 押[董]韵

偈颂九首(其六)

西湖湖里水,南山山上云。

天台拄杖子,相见笑忻忻。

形式: 偈颂 押[文]韵